文脉一直是设计师与评论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能表述本民族文化属性的设计作品,其意义与重要程度早已勿雍置疑。本文立足商品设计,讲解了什么是文脉,为何要表现文脉与怎么样表现文脉。
关键字:文脉 文化 符号形式 符号结构 意义
设计中的文脉主义,在建筑中一直是个颇多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国粹主义者手中的一柄利刃,砍向很多的现代设计。它亦曾为政府官员所喜爱有加,这一点北京的很多头顶“青皮小帽”的建筑便是佐证。笔者并不是建筑界内人士,断不敢发“无知者无畏”式的议论,但有感于近来国内商品设计的不断异化与盲目的拼贴、移植既往事物中的文化属性,并简单的冠之以“文脉”的冠冕,故试图在商品设计的范围探讨一下什么是文脉,为何需要文脉与怎么样表现文脉。
什么是文脉(What)--文脉的讲解
所谓文脉,英文即Context一词,想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那样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好像是个很了解的东西。譬如儒家文化,玛雅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甚至卫生间文化,地铁文化等等。文化好像是一件万能的魔衣,任何生活琐事只须套上它就会显示出庄严的法相。但文化好像又非常陌生:大家不可以象把握“苹果”这种“物词”一样,由于文化在这世上找不到它的对应物;大家也不可以罗列一些“性质”词来描述它的属性;当然,尽管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紫禁城,巴黎的卢浮宫,中国的筷子,西方的刀叉都是文化,但文化更不是个集合名词,由于那样,文化便会是一个堆满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所有事物的杂货铺。在历史上,很多智者哲人试图给文化一个“精准”的概念,从人类学家泰勒到哲学家康德,自1871-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概念有164种,但好像都不可以表述文化的全部内涵。既然大家对文化的分析是为了理解文脉的定义及其功用,那样在这一点上,卡西尔的文化观好像更有帮助。
卡西尔觉得:人有超越自然世界的一面,那就是文化的世界。“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人自己以他一个人“符号化”的活动所创作出来的“商品”,科学、艺术、语言、神话等都是这个“商品”的一部分,而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这也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真的本质,也就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势必的把人塑导致“文化的人”。今天的人类不只生活在一个自然的世界中, 更生活在“文化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人为事物”的总和。从居住的建筑到用的器物,从抽象的道德到具体的法律,从艺术宗教到科技。“文化就是你的生活方法”,文化的定义这样之大,所以只有在宏观上才能真的把握它的本质概念。
这样抽象与庞大的文化是通过人造符号与符号系统得以在时间与空间传递的,同时,人也不断地以“符号活动”的方法创造与进步着文化。“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日常最富于代表性的特点,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进步都依靠这类条件。”五线谱是音乐符号系统(中国的是宫商角止羽五音体系),通过它音乐家可以演奏前人的经典,也可以创造新音乐。符号具备两副面孔,一方面是它的“形式”,其次是它的“意义”。符号正是通过它的形式或形式的组合(符号结构)表征(Representation)着某种意义。因此,文化不止是各种符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