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167-02
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兴的技术愈加让人们熟悉,VR(虚拟现实)技术则是这两年比较时尚的。VR技术通过让用户置身于虚拟的三维空间环境中,进行人体感官的模拟操作,用户完全沉浸其中,是一种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因此也被推广在教育范围,但因其本钱较高、对硬件的需要较高,没办法在基础教育范围普及。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移动学习”实验室副主任蔡苏博士表示,不少VR教育商品的学科教育与技术融合程度比较低,真的的学科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没办法参与到VR教育课程、教育商品的开发设计中来,大大影响了VR教学的水平。[1]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弥补了VR技术的不足,它将虚拟对象置于真实世界中,对其进行剖析,产生有意义的探索。基于AR技术的交互方法给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方法表达给学习对象,也对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初探AR技术在基础教育范围的应用,为深入研究AR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做铺垫。
1 AR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1.1 AR(增强现实)的定义
AR(增强现实)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以用户在真实环境中就能看到?拟对象,并对其进行操作、旋转。现在,对AR的概念有多种。MILLGRAM概念AR技术为:是一种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2],是客观世界的真实环境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的连续统一体。HRL实验室的Ronald Azuma把增强现实概念为:虚实融合;实时交互性;三维跟踪定位。[3]基于以上概念,AR技术并非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隔离,而是将它融合在一块,共处同一空间,使得虚拟世界的信息和现实世界的信息得到“无缝”对接,用户可以在最自然的状况下进行三维互动。可见,AR技术搭起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让用户在这种融合环境中自由交互。
1.2 AR技术的应用特征
增强现实包括多种技术支撑,其技术原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显示技术、跟踪定位技术和标定技术。[4]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在一些特殊状况下很难感知的信息,并将他们立体呈现出来。其应用特征可以概括为:
1)虚实结合。它通过传感器扫描,将它信息呈目前真实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眼镜观看,或者用手指点击操作,让三维物体360无死角呈现,用户还可依据目前任务或需要交互地改变其大小、形状和外观。
2)自然的实时交互。增强现实用户处于一种虚实相结合的真实环境中,与交互对象看上去愈加真实自然。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让客户体验愈加真实的交互感受,如此自然的实时交互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趣味性和角色带入感。
3)实时跟踪。它是三维注册的,可依据用户在真实空间中的地方的变化做出调整,保证人、环境、虚拟信息的同步性。
4)低本钱、便捷实用性。AR技术的达成具备较低的硬件需要,在互联网终端、智能移动终端,大家仅需安装相应的AR软件,再通过摄像头进行扫描,便可达成增强现实交互体验。用户操作方便,本钱低廉,推广度大。
2 AR技术在基础教育范围的应用形式
AR技术迅猛进步,覆盖范围甚广。AR技术因其自然交互、实时性、虚实结合性等特征,既符合皮亚杰“把实验室搬到课堂中去的设想和实践”,又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关于“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的看法。[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觉得,人有智能包含言语、数理逻辑、视觉空间等九个方面,增强现实技术所创设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能力的进步可能。因此,在上述教育理论的支持下,有关AR技术的教育商品也层出不穷。本文,作者从教与学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探讨以下AR教育应用。
2.1 AR卡牌
AR卡牌通过一流的AR技术使纸质的二维卡片或者卡牌立体化呈现出来。用户用装有相应AR软件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中的摄像头扫描AR卡片,对应的三维模型及动画即呈目前眼前。如图1所示。
这种简单的AR教育应用更合适学前儿童或者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有限,通过AR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其进行翻转、缩放或者播放动画等操作,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出现逼真的动物模型,对小学生来讲特别新颖,通过这类卡牌不只能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察看和探究能力。
2.2 AR图书
AR图书像传统图书,学习者可以用手机扫描图书中的内容,一些3D动画、视频、声音就会呈现出来。他可以是针对某个要点的解说,可以是某个2D模型呈现为3D模型,还可以是互动游戏等等。它的出现,让书本立体化,弥补了在教科书方面的缺点,学生犹如亲身体验一般去感受书中的内容,这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提高,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技巧。比如,在分析数学题型中,一款名为“教科书AR”的app可以将书本的几何图形立体化,这不但增强学生的视觉空间能力,更利于解题。如图2所示。除此之外,物理课中的凸透镜成像实验。借助AR技术,将虚拟的凸透镜、蜡烛、光源置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随便移动桌面上的纸片,探索蜡烛成像的原理。
2.3 AR教育游戏
AR游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有多重优势,它可以让学习者沉浸其中,身临其境的探索,基于任务的游戏,基于地方的游戏,都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协作能力、问题解决等能力。比如,深圳欢乐动漫股份公司开发的一款AR教育游戏《蛋计划》,包含AR小故事,AR单词,用户仅需下载APP软件,扫描“AR龙卡”,即可进行操作。如图3所示。除此之外,国内较著名的AR设计平台有幻眼科技[6]与视+AR[7],用户即便不懂编程语言,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设计是我们的AR作品。将来,真的的学科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可以参与到VR教育课程、教育游戏的开发设计中来,大大提升了VR教学的水平。 3 AR对教学的启示
增强现实技术因其体现情境化教学、协作学习理论、沉浸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而被逐步应用于教育范围,也被愈加多的教育者所用、开发。将AR技术用于教学,因其可视化、三维立体化特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有益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进步学生的多样化智能。学生处于虚实相结合的空间中,交互更真实,带来愈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增强现实技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得到转变,学生不再是被迫的学习常识,而是主动的学习、探究,教师则起到设计者、引导者、辅助者有哪些用途。另外,学习者可以拾起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设施随时随地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可以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游戏拓展德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比如卫生从我做起、消防演习等等。总之,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学习者可以真的体验“做中学”“玩中学”带来的乐趣,体现其学习主体性的地位,在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与协作互助下完成常识的建构。
伴随AR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一定在基础教育范围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为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但无论是VR技术还是AR技术,它们都是一种教学方法,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大家应结合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他教学方法,适当的开发应用它们,同时需考虑AR过程所带来的教育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