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入世后在对外开放的推进下,中国零售业经过10多年的进步,获得了惊人的成绩。伴随外资的大举进入,零售业进步表现为规模飞速提高、新旧业态并存进步、市场集中度和零售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但,与国际零售业相比,中国零售业仍然存在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很多问题。以后,要想有效参与国际化角逐,提高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是中国零售业进步的必然走向。
关键字: 零售业 近况 发展势头
1、国内零售业进步的近况
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维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伴随买家需要的变化和零售市场角逐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海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经历,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备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规范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本钱较高
现在,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重视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充分体现,只在一定量上提升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净利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依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率为1.22%,而海外连锁超市平均利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本钱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由于国内物流成本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原因则缘于CPS和管理本钱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本钱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产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导致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底价销售方案大大提升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
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
1.国内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赖传统管理方法和办法。零售企业的从业职员的素质较低,常见不可以适应企业的进步,而且缺少高级管理人才,从而致使企业缺少原始革新。
2.在推广方面,主要还是依赖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营销技巧。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与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推广策略为主导。缺少市场细分,在产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营销和实体门店布置等方面,使用标准化管理不足。
3.特别突出的是没高科技的支持,主如果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海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管理软件、电子数据处置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互联网为辅助的智能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法完全不同。
4.国内零售业企业的目的市场定位不非常明确。市场定位不止是企业自己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国内零售业企业因为定位不清楚,致使对目的客户的需要情况很难准确把握,也很难确认真的的行业角逐对手,因此很难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很难形成具备自己企业特点的角逐优势。
2、从世界零售业的进步态势剖析国内零售业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化
从大家前面对国内零售业近况的剖析可以得出,与国际零售企业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国内零售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大家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除此之外借助电商可以加速零售业的国际化节奏,借助网络企业可以打造我们的形象、品牌、经营特点,其中的问题主如果加大和加快信息管理软件建设。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整理起来,以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应付电商,还要通过加强资金投入,改变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打造起连通企业内外的计算机互联网,达成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加大对外联系。除此之外,打造商业信息管理软件、产品供货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准时整理剖析各类信息,并依据准确商业信息对市场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预报,防止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保证产品水平,减少经营本钱,提高零售企业科学习管理的水平。
达成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很多的人才支持,不只需要互联网技术人才,更需要既了解电商又熟知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然而,国内传统的营运管理职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知互联网技术常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商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互联网情况与能为买家带来的收益缺少知道,这也构成了电商推广的障碍。怎么样尽快培养、引进有关人才,是国内零售业信息化进步的当务之急。
品牌化
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借助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角逐优势。主如果零售企业要在产品水平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尤其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达成高层次化。因此,在外资大举进入国内零售业的形式下,国内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信誉优势,采取各种手段,树立本企业好的企业品牌、服务形象、环境和职工形象,使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全方位提升。国内零售业在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策略看法: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