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民教育培训的什么时间建议

点击数:899 | 发布时间:2025-02-18 | 来源:www.bibcp.com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进步,“三农”问题中的农民素养问题日益突显,提升农民的常识水平、职业技能等各方面素养已火烧眉毛。天津作为经济进步较快的区域之一,《天津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年末农业人口比重为36.55%。农民教育培训问题仍然是天津面临的要紧“三农”问题之一。伴随天津农村建设的进步对农民的素养需要也愈加高。为了适应新农村的进步,在2004年,天津启动了“351”培训工程,从2004开始截止到2007年8月市财政投入了6000万元,使100万农村劳动力获得了相应的培训证书[1]。因为,天津委、市政府高度看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又决定在“351”培训工程基础上,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继续推行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核心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仅2008年2月到2009年3月培训农民12万人,取证6.5万人,向非农产业转移1.96万人,市财政兑现农民培训补贴资金1271万元[2]。在此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并从2010年8月1日起实行。从此,本市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这对于全方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早日打造起一支初具规模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了法律保障。

    1天津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概况及特征

    在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公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天津委、市政府在依托原有些培训体系积极的投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同时,从2015年年初,天津根据普惠实用、就业导向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启动推行“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计划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和自学,使120万人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因此,天津2016年计划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9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人[4]。

    1.1 天津农民培训教育以政府为主导

    天津对农民教育培训很看重,有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大多由市及各区、乡镇村主管农林牧渔业有关政府部门统一组织推行。无论是培训资金、培训师资、培训场地还是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确定等各方面都不能离开政府部门的参与。无论是“351”培训工程还是目前农民教育培训都是由政府部门拨款,依托各区农广校为培育主体,田间学校等其他培育方法为辅助依据各区特征和需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1.2实用技术培训与职业学历证书培训相结合

    依据天津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天津农村劳动力人口学历水平常见不高,因此,天津从2004年开始的“351”培训工程,对农村在职在岗职员、村干部、农村待业富余劳动力职员进行分类培训,在职在岗职员通过培训获得学历证书;村干部通过培训获得职位证书农村待业的职员依据自己实质状况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得一门实用技术[1]。此后,在“351”培训工程的基础上推行的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核心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与2015年年初,启动推行的“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根据农民的需要设定相应教育培训课程,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并将教育培训的范围扩大到广大的农民工群体,为天津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1.3天津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日益健全

    天津在对农民教育培训中不断健全培训体系,形成了以各区农广校为主,本市各类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各相结合本市各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合办学,将学习技能与实质操作结合,使农民易于学会和同意。2009年全市已经完成了市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市涉农和非农产业农民教育培训媒体资源制作中心、12个市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区县分中心、27个涉农和26个非农产业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实践实训基地及79个乡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为农民教育培训的深入进步提供了非常不错的支撑。

    1.4 规范农民培训过程,培训成就显著

    2010年5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并从2010年8月1日起实行。该《条例》特别规定了承担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条件,保障培训经费与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监督考核等,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农民教育培训的规范进行。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通过天津农民教育培训已经获得各类证书的农民为12238人次[5]。2016年,天津各区在农机、建筑、蔬菜、水产、畜牧养殖与推广等各方面继续进行农民教育培训,仅天津宝坻区农机部门积极拓展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累计完成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天津百万人才福利计划”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1744人[6]。

    2天津农民教育培训的不足与建议

    天津在农民教育培训中获得了不少成绩,通过法律规范了农民教育培训的每个方面,但对于培训对象的选择、培训资金的用法等方面还存在肯定问题。

    2.1农民教育培训对象区别专业性不强

    天津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虽然根据在职职员、干部职员与无业职员进行区别培训,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结业证书等不一样的证书,但对无业职员适不适合相应的技能培训缺少应有些专业规划,结果可能出现经过培训后的职员仍然不可以从事有关工作。

    建议对农民教育教训前,应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对农民进行专业性的测试,结合测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技能进行培训,做到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培训。现在,大部分院校都有职业规划方面的老师,专业师资方面也很容易保障,实行并不困难。只有结合当地经济进步状况因人制宜的培训才是更有效的。

    2.2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监管薄弱

    虽然,在天津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法规规定,政府部门要按期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考核,但政府部门在实质实行中一般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看重不够,使很多农民对培训缺少正确的认识。培训过程管理也大多是在出勤上进行控制,证书管理比较松散,对实质培训成效更没办法控制。特别是2015年拓展“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以来,一些农民参加培训主要考虑的是培训后的补贴而不是培训,值得深思。 建议各级政府及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管理和宣传,通过互联网、媒体、移动通信、张贴广告、村级广播等及所有可能的传播渠道,使农民对农民教育培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参加培训。同时,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监管,特别是考核及培训成效的监督,预防培训资金被套取。

    2.3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完善

    天津农民教育培训已经打造了农业部门主导以农文校为主各业院校及有关园区企业结合远程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培训模式,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讲义与师资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对于培训后农民遇见有关问题也可以进行反馈。但,对于农民参加培训后反馈的准时性和帮扶的对应性还缺少比较健全的机制。对于农民培训后的职业水平是不是提升,再就业后的职业与培训技能有关性与工作中出现新问题或者技术更新应怎么样应付等方面需要打造一个比较健全的机制。

    建议天津将所有参与教育培训的农民打造一个数据库,借助现有些互联网通讯方法将所有职员分类管理,如相同职业培训职员和培训老师、培训单位管理职员打造一个或几个QQ群或者微信群,以便可以在技术更新时准时进行后继教育,同时也便于知道培训职员教育培训后的工作中状况,特别是在岗职员出现自己不解决的问题准时咨询,因此,更能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