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优化的探索

点击数:758 | 发布时间:2025-02-12 | 来源:www.huihoushan.com

    1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近况

    1.1 教学设计及内容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非常飞速,适应年代的需要大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程时,应当紧跟计算机的将来发展势头,充分体现其应用性,但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中办不到这一点,常常延用一些老课程,便捷教学,教师虽然熟知教程,但教程可能不是最前沿、最新的教程,但如此就使得学生没办法获得前沿的计算技术专业常识,影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上有时过于老化,计算机常识的传授应当是新颖的。

    1.2 教学目的方面的问题 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与年代脱节的现象,师资配备不合理,教学水平差,而且在校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升教学习管理水平,一部分院校片面地效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而失了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目的的设计安排中有时并不适用,使得课程设置不当,从而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我们的学习方向目的不是非常明确。也有的中职院校对于教学目的又设置过高,使得学生课程不少非常全,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都非常空泛,没真的学会实质技能常识。因此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妨碍了学生们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学会。

    1.3 教师队伍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计算机教师人数紧急不足,整体的教学水平没办法与本科院校相媲美。另外,不少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但因缺少按期的培训,对新常识、新技能的学会程度不高,有些教师从事理论教学的同时兼任着实践课教学,精力不够,紧急制约了计算机教学水平的延伸。

    2 教学办法改革手段

    2.1 分组学习法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一样的学生对计算机常识的领悟能力有肯定差距。学习力强的学生会非常快领悟新常识的内涵,但同意能力稍差的学生总是跟不上进度。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设计刚开始需要对学生的同意能力进行必要的认知。可由此在计算机实操课时针对学生不同状况进行分组,由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选择部分学习相对较弱的同学同分在该组内。上机实操过程中,由组长帮助教师对水平较弱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2.2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是将计算机教学内容细分成若干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融入计算机教学理论中,鼓励学生依据任务需要结合所学常识自主实践,教师从旁指导,确保学生学会扎实的操作技能。比如在《photoshop》课程教学时,讲授photoshop软件时就能先给学生呈现平面设计中的具体案例,再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剖析,结合案例讲授photoshop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接着可让学生提源于己有兴趣的设计策略。并让学生动手去达成我们的策略,学生在达成过程中教师应给出相应的辅导,如此学生能动而轻松的学会学习内容。

    3 中职计算机教学优化的其他方面

    3.1 计算机教学优化应当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基础 教学环境主要包含硬环境与软环境。多媒体与机房是硬环境,中职学校应该依据学生数目的变化准时增设硬件设施。同时对不适应目前教学形势的教学办法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紧跟计算机进步形势准时更新教学内容,防止计算机教学落后于年代需要。

    3.2 打造科学的考试规范 中职学校重在指导教育,即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机教学也应该这样。计算机教学应该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多组织学生参与上机实践课,促进理论常识与实践技能的转化。同时,要将常识、素质、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理论常识做到能精讲、操作实践能多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考试。具备实用性、针对性的拓展教学,因此符合职业职位需要与社会需要。

    3.3 教师要加大继续教育 中职院校应该按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通过参加培训,教师可以进一步开阔视线,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了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继续教育是培养骨干教师的有效方法。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后,可以把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拓宽学生的常识面,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中职院校需要在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对中职学校中现有些计算机教学教师进行高层次的培养,从而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解决该问题就是应当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展视线,将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从而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优化,需要深入改进教学办法,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上寻求革新进步,加大专业教师的能力培训和再教育,着力提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培养出技能水平过关、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准计算机人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