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23-01
在中学习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常识,常常会不自觉地讲得太多,即便有学生自己学习,但学习技巧单一,教师常常把我们的解说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渠道。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名的《大教育》中写道:“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办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为解决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讲与教怎么样有效安排的问题,我努力探索,有幸阅读到上海特级校长张人利教授的《后“茶楼式”教学》一书,得到启示,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付诸实践。
后茶楼式教学是近几年由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结合新课程理念,在茶楼式教学的基础上进步而来的。它在汲取茶楼文化中的情景多样、文化多元、服务多层、方法多变、互动多向、管理民主等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有效推进教学进程、重视思维引导与点拨、实时调控与反馈等渠道,努力解决茶楼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茶楼式”教学把学生认知方法总结为两种,即获得间接常识称“书中学”,获得直接常识,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称“做中学”。后“茶楼式”教学倡导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其基本的学生学习组织方法已不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更多的是由教师帮助,让学生自己学习,学习的组织方法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后茶楼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念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倡导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常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常识、巩固常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要紧渠道;讲讲,即是解说、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古诗《望岳》(杜甫)(岱宗夫怎么样?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教学中,这种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成功。课前,我第一布置学生熟读古诗,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开课即通过指名读、齐读的方法进行了检查反馈,学生的预习状况很好。然后,学生第三自由读诗歌,读后需要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信息。五分钟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1:“我从题目了解诗歌写了诗人在远望泰山。”
学生2:“泰山很绿。”
学生3:“我从第一句读到泰山连绵持续的。”
学生4:“我从最后一句读到诗人想要登上泰山。”
学生5:“我从第二句读到泰山非常高大巍峨。”
学生6:“我从第二句读到泰山非常秀美。”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已经让我感到万分意料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从未放下让学生解析,如此的理解让我发现学生我们的学习力其实很强,只不过需要老师给他们机会。此时,我发目前解析中,学生都避开了诗歌的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并且对其余几句的解析也在比较浅显的字面意思上,于是我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问题1:诗人在描写所见泰山之景时,用什么词汇表现泰山的特征?问题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看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必须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视那众山,而众山就会看上去极为渺小。”,这句诗中领会到诗人的情怀吗?期望以此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议”的环境,期望学生可以探究诗人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和借景抒怀的写法。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可以用已学常识解决第一个问题,老师的引导起到了预设的成效,也到达了古诗词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而第二个问题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解答,我就通过全班交流的机会逐层剖析,使学生了解诗人通过描写泰山巍峨高大、神奇秀美的景色,抒发自己不甘平庸、奋力攀登生活高峰的雄心壮志这一中心,突破难题。紧接着便是学生训练反馈的时间,我精心设计了复习资料,包含文学知识、古诗默写、诗意理解、写法剖析、主题探究五个部分,通过习题全方位检查学生所得,经课后统计,学生完成习题正确率高达90%!课堂最后2分钟,我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感受,学生纷纷表示在对话式的教学中,自己开动脑筋,对所学常识理解透彻、印象深刻,他们都很喜欢如此的课堂。
这堂课虽只不过一次尝试,但后“茶楼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进步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一同体。后“茶楼式”教学非常不错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进步为本”的基本理念,是大家应该积极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多讲的近况,真的将课改理念落到实处,激起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