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点击数:443 | 发布时间:2025-02-11 | 来源:www.pnswa.com

    伴随《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建议》的提出,结合“十三五”规划,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全国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好局面。近年来,丹阳市委、市政府高度看重“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00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为191.6公里,行政村双车道覆盖率达到92.3%,乡村道双车道四级路以上比率达到42.9%,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农村道路建设朝着高等级、高密度的态势平稳发展。同时,新时期背景下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也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1、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近况

    (一)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伴随丹阳市经济和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农村交通互联网日臻健全,交通环境日益复杂,安全隐患也愈加突出。一方面,农村居民交通违法现象常见,开车时玩手机、随便横穿马路等行为随处可见,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其次,农村居民多选择购置二手车、拼装车、超标车,这类汽车在刹车性能、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表现让人堪忧。

    除此之外,交通环境恶劣、道路配套交通设施不健全,致使农村道路交通秩序仍处于混乱状况,使得农村居民的出行安全遭到了很大的威胁。[1]

    (二)交通事故频发

    不能否认,丹阳“村村通”工程确实给广大村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在机动车辆保有量逐年迅速增长、农村道路里程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农村区域交通事故也愈加多,给农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导致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丹阳市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4.6万余起,死亡两百余人,伤五千余人,其中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约4万起,约占比87%,并且这类只是交警部门介入处置的交通事故,天天发生在农村区域的刮擦类小事故未列入其中。

    (三)交通事故导致职员伤亡难于追责

    一方面,农村居民赔偿能力有限,并且不少肇事汽车都没有办理保险,发生事故后总是索赔困难。其次,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不拥有肯定的法律意识,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因恐惧总是会选择逃逸,受害人也不了解怎么样保护现场证据,再加上农村道路缺少必要的监控设施,案件侦破的工作困难程度将大大增加,追责问题也极易陷入僵局。譬如2015年11月在皇塘镇积善村村级道路上发生的非机动车辆撞人逃逸致死案件,因为监控设施的缺位,办案民警只能通过现场遗留的两块碎片来进行很多的走访调查,才最后锁定了肇事者。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缘由剖析

    (一)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居民交通法律、安全意识常见较差。就驾驶员来讲,因为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不少货车、客车司机总是为了利益而疲劳驾驶。除此之外,违章停车、酒驾等违法现象尤为紧急,甚至有的人没获得驾照就上路行驶,这类都是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同样的,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路况、经济水平的限制,很多村民仍采取步行或驾驶非机动车辆出行,在道路上随便穿插,再加上非机动车辆超载、改装等违法现象紧急,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二)汽车安全技术情况差

    不止是交通参与者,农村区域的交通工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管理不当,很多已达报废标准的、私自改装的汽车仍在道路上行驶,这类汽车常见存在不少问题,安全性能极差,且大多是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汽车。正是由于这类汽车不符合规范,紧急状况发生时时,极易致使“小事故大伤亡”的现象,事后的索赔也相对困难。除此之外,无牌超标电动帮助车数目较多,且多半是改装、拼装汽车,最高行车速度、整车水平远超国家标准,很大地影响着农村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

    (三)道路基础设施缺位

    农村道路基础设施配备不健全,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很多路段仍存在没路灯、路灯不亮的现象。以S122省道为例,多个路段路灯光线暗、灯型水平差、返修率高,紧急威胁周围居民的夜间出行安全。

    二是交通标志标线缺位、道路周围环境恶劣,交通事故接踵而至。在S241省道和横塘眭巷村级道路交叉口,因为警示标志、减速带的缺位,再加上村口景观树过高、绿化带缺口多等原因,村民在穿过限速100码的S241省道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非死即伤。

    三是监控、测速仪等电子抓拍设施缺位,导致不少村民不怕违法、习惯违法,大大提升了事故发生率及事故发生后的案件侦破困难程度。

    (四)协同治理理念缺少

    协同治理所欲寻求的协同关系,要义在于各政府部门主动积极的意愿与行动落实。然而在目前农村交通安全的管理中,紧急缺少对协同治理理论的运用,容易见到于多个没隶属关系的政府部门之间,它们分块或分工负责密不可分的公共事务时彼此隔离、互相推诿,民间形象地称之为“九龙治水”。[2]

    在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整改健全工作、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专项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中,公路、交通、市政等部门常见对自己职责认识不清,交通管理工作基本靠交警部门一家之力,紧急忽略了农村道路安全问题的社会性。

    3、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近况的对策考虑

    (一)构建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互联网

    逐步打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综合治理”的管理互联网。政府要认真剖析农村交通安全形势,拟定落实规划,健全政策手段,明确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的职责,同时各部门要加大协作,努力达成整体工作目的。在此方面,江苏句容市率先成立“交管综治办”,由公安、安监、交通、城管、规划、建设等九部门派?v职员,长期集中办公,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这种“一站式”管理是丹阳市所缺少的,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学习。 除此之外,乡村交通安全管理互联网需要要延伸到行政村等基层组织,在各乡镇设置交警警务站并聘请交通安全管理员,按期排查交通安全隐患,落实各项整改手段,彻底解决乡村道路失管失去控制问题。

    (二)认真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

    拟定有关规章规范,层层落实责任制。[3]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及下属的各基层组织,要高度看重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把交通安全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单位,责任到人。乡镇、村组应以块为主,定人、定责,包村、包车、包路段,打造以农村乡镇村组、学校为主干的前沿阵地,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体系。[4]同时,还要打造奖惩规范,把治理三无车、报废车、拼装车等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的综合治理年终考核内容,并要与基层组织责任人的政绩挂钩。

    (三)改变农村道路情况,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资金

    加大道路及其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并切实落实所需资金。应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各级道路管理部门与各乡镇负责人,打造专项工作组,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水平,杜绝交通安全隐患。交通、市政、公路等部门要认真履职,组织专人按期检查,排除隐患。在急弯、路侧险要等危险路段合理设置标志标线并增设防撞护栏,提升农村公路行车安全水平。

    除此之外,针对农村道路建、管、养、运所需资金,政府应颁布科学适当的管理方法。比如,江苏无锡采取了农村公路管养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方法,打造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相适应的管养资金增长机制,以此来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费。

    (四)发挥各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用途

    切实发挥联席会议在联系协调、督促指导、监督落实等方面的要紧用途。由市政府牵头,按期召开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组织各成员单位汇报工作部署、手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成功经验,进而研究探索新办法,最后形成规范性指导建议。

    会议结束后,联席办要准时将会议需要传达至各成员单位,各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可采取明察暗访的方法进行不按期督导检查,必要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指导,并广泛听取农村居民的建议和建议,总结工作经验。同时还应提出一批平安畅通示范村,以此来提升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全方位推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拓展。[4]

    (五)推进农村客运优先策略,优化出行结构

    大力进步农村客运,优化出行结构。由党委、政府牵头,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多部门联合协作,依据各乡镇客流量特征,合理安排客运线路、班次,打通出行死角,打造健全的乡村公共汽车机制。除此之外,要推行大客运策略,党委政府需要颁布公共交通打折、扶持政策,如实行全市公交1元制来引导出行结构的改变,提升客运汽车的出行分担率,逐步打造起安全、有序、高效的客运秩序,这既是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的重点之举,又是保障农村交通安全的有效渠道。

    4、结语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仅靠交警一家之力非常难获得实质性进展。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安监、规划、工商、交通、农机等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同时发动全社会共治共享农村交通,构建农村交通治理的命一同体,如此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才能得以达成,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