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信缺失的表现
学生都了解要做诚实的孩子,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课、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但真的落实到生活实质,很多孩子却不可以做到诚实相对。譬如:完不成作业,他们极少有人直截了当的承认,总是是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再如,坐班车的同学从车内向外扔垃圾,被发现后哪个也否认。学生犯错,教师追究责任时,很多同学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不是从内心来检讨我们的错误,而是先揭发其他同学而回避、隐瞒我们的错误,说谎欺骗老师,挖空心思逃避责任。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有的学生自我中心紧急,从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导致答应其他人的事自己办不到,并且自己心中连丝毫愧疚也没。
2、导致学生诚信缺失是什么原因
学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学生也按诚信誓词中的内容做了,但换来的可能是父母的一句“你如何这么傻”的埋怨;面对学生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有些父母轻者训斥,重者打骂,从而导致学生不敢说实话;父母日常的不诚实的做法与学校教育紧急脱节,影响了学校诚信教育的推行。某些教师对“诚信”表现的严厉和对“不真实”的默认也致使了学生诚信危机。譬如:学生不写作业,当学生诚实的承认时,换来的却是教师的批评;而撒个小谎“没带来”,可能就逃过了教师的批评。如此一来,学生就掌握了说谎。因为教师的粗心、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致使诚信优惠。譬如:老师布置完作业后说第二天要检查,可第二天却把这件事忘了,老师的诚信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大优惠扣。老师的行为无时无刻都影响了学生。学生觉得老师说话都不算话,自己也就不以为然了。
3、应采取的对策
(一)教师第一要做诚信为人,诚信育人的楷模
诚信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作为大家教师要带头讲诚信,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第一能诚信为人、诚信育人,不可以欺骗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大家教师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需要学生做到的,自己第一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常识与品德的完美结合才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复杂的生活历程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施教时,应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从“不撒谎话,有错就改”的最基本需要人手。不撒谎话,就要说真话,说实话,既不自欺,又不欺人。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诚信教育的内容要真实可信,列举的事例与名人故事等,都要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求得认可。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些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而帮其他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育学生时就要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其他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第二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心存侥幸心理,准时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的让“诚信”成为时时、每件事、每人的行为准则。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重点在践行。大家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质、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借助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领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在教学中要擅长抓住机会,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实诚信的品质。诚信教育要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获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大家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尤其是要看重和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家可以通过父母会、至父母一封信、家校联系本校园网等渠道,帮助学生父母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程度,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一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升。
(二)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都要以身作则,遵守诚信规范
假如教师一边大谈特谈诚信,一边却置诚信于不考虑,诚信校园诚信学生就是一句空话,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处置学生的各种问题时,要公开、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等,教师要以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时提出的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标准严格需要自己,不断加大师德修养,并以此道德需要、道德情操和道德形象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培养学生诚信的基础和重点;其次,要充分借助校园网站、广播、宣传栏、教室布置等,宣传诚信美德,表彰讲诚信的学生,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用途,引导大家见贤思齐。有了首次的失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我的生活或许从此就陷入虚伪和功利中,我不可以冒险,那会让我后悔一辈子,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革新教育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核时多重视过程性考核和品德考核。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途径用途,把诚信教育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课程拓展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我们的亲身领会,感觉到诚信对社会、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内化为我们的内心信念,自觉做到诚实诚信。同时,加大诚信教育是系统工程,它需要贯穿到中学的各项教育与管理中去,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去,只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性爱文化,打造“三育人”和“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才能提升学生诚信素质。
4、结语
初中生个人诚信档案包含个人资料、家庭情?r、学习成效、经济情况、信用评价等级及说明、个人建议、学校建议等方面的内容。每学期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学期结束时,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辅导员老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结果记入初中生诚信档案。并且把它作为初中生入党、评奖学金及申请助学贷款等方面的依据。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向用人单位推荐信誉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