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点击数:722 | 发布时间:2025-02-22 | 来源:www.Limpn.com

    化学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提示:本试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15个题,45分,将答案填涂到答卷卡上;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5个题,55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纸上。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H—1 N—14 O—16 S—32 Cl—35.5 Mg—24 Al—27 Fe—56 Ba—137 Cu—64
    第I卷 选择题
    )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一个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用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是“低碳生活”方法
    B.国内神九三位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
    2. 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31 I与137Cs的中子数不等
    A.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8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N
    D.NH4的结构式:+15 C.次氯酸的电子式: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②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健 ③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④由于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⑤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⑦Al和Fe在肯定条件下都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⑧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A.③④⑤⑦ B.②⑤⑥⑧ C.①③④⑦ D.③④⑤ ⑥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需要其他试剂没办法将他们不同开来的是
    A.HCl、Na2CO3、Mg2、NaOH B.NaCl、AgNO3、CaCl2、Na2CO3
    C.NaOH、CuSO4、MgSO4、HCl D.NaOH、AlCl3、MgSO4、HCl
    5. 2024年4月15日,央视《每周水平报告》报道某制药企业用工业明胶制造有毒胶囊,其中铬元素含量超标。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风险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为三价铬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通常情况下污水中的Cr在溶解的氧气有哪些用途下易被氧化为Cr2O7
    B.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驾
    C.在反应Cr2O7+I+H→Cr+I2 +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维生素C具备还原性,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
    6.设NA为什么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常温常压下,2gD2O中含有些电子总数为NA
    B.标况下22.4 LCl2通入足量H2O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些原子数为3NA 3+2—2—一+3+
    D.1mol K与足量O2反应,生成K2O、K2O2和KO2的混合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7.氧化还原反应事实上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
    SO2+2H2O – 2e → SO4
    –––2– + 4H; +向亚氯酸钠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 + 2e → 2Cl。在和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O B.NaClO4 C.HClO
    – D.ClO2 –8.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含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SO2 + H2O == HClO + HS03
    B.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
    CH3OH+H2O-6e= CO2↑+6H
    C. AlCl3 溶液中投入过量Na:Al + 4Na+2H2O ==AlO2+4Na + 2H2↑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2 ,恰好使SO4 沉淀完全:
    2Al+3SO4 + 3Ba + 6OH == 2Al3↓+ 3BaSO4↓
    9.将足量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很多共存的是 ( )
    A.Na、S、OH、AlO2 B.NH4、CO3、NO3、SiO3
    C.H、Br 、Fe、SO4 D.Fe、Cl、Ba、Al
    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一个弧线上的“·”代表一种元素,其中
    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强的元素 D.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2+2–3+–2+3++2–––+2––2–3+2-2+ -2–3+–+–+10.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右图所示
    11.X、Y、Z分别是三种容易见到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M、N、R是容易见到的三种氧化物.其中
    一种具备高熔点,而且有如下反应:⑴X + Z → N;⑵M+X → N;⑶ M+Y→ R+X 。若X是非金属,则组成Y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地方是( )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三周期ⅡA族
    C.第二周期Ⅵ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12.下列依据有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
    A.依据溶解度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办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
    B.依据相对分子水平的数据,推断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
    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办法从石油中获得汽油和煤油等
    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
    13.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适当的是
    A. 图⑤ 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些少量HCl
    B. 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 用图①和② 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 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丁烯
    14.下列实验策略中,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水平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A.只有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5.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
    的化合价越低。现有适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适量非常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36 mol
    B.C点对应的值为7
    C.B与A的差值为0.008 mol
    D.原混合物中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第II卷 非选择题
    16.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电子层数之和是5。A、B两元素原子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元素原子外层电子数;B元素原子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A与D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液态化合物;E单质用于净化水质。请回答:
    (1)写出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地方 ,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下列可以验证C与D两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实验事实是 (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只有这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2)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简单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
    (3)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甲,既能够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甲为无机盐,其化学式为 。
    (4)胶态磁流体在医学上有要紧的作用,而纳米级Fe3O4是磁流体中的要紧粒子,其制备
    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将化合物CA3通入等物质的量的FeSO4、Fe2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两种碱,写出该反应过程的总离子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生成的两种碱继续用途,得到Fe3O4 。
    17.(12分)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
    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Mg、Ba、Fe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剖析比较,觉得不需要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些两种物质是
    和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
    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混合物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后仍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填序号)。 A.SO3
    2–
    n-n–
    +
    3+
    2+
    2+
    3+
    –––2–
    、X
    n-
    B.SO4
    2–
    C.CH3COO D.SiO3
    –2–
    ②A中的化学键种类为 。
    ③将0.02mol的A与0.01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终所得沉淀的水平为 (精准到0.1g)。
    ④借助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 (填化学式),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 18. (10分)A、B、C、D、E均为中学习化学容易见到的纯净物,B为自然界中含量多的液体,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常温下,若A为气态单质,C为非金属氧化物,A、C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相对分子水平E>D,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D中阴离子所用试剂为: 。
    若A为短周期的金属单质,D为气态单质,C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时,该反应都能进行。写出C溶液呈强碱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若A、C均为化合物,E为白色沉淀,C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E可能的物质的化学式: , 。 19.(11分)下图为某套实验装置示意图,没办法看到实验说明,加热装置已经省略。

    I.甲同学觉得当D处盛放V2O5作催化剂时,此套装置可用于合成物质X,并预测E处冰水冷却的U型管中或有固体X出现。
    (1)事实上此装置所附实验说明符合甲同学的判断,那样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C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的名字是 。
    写出乙同学觉得的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 (4)对于A处,乙觉得无需加热装置,请代乙讲解A中气体的产生原理 。 (5)若要用上述装置完成乙同学所觉得的实验,且C处所起用途与合成X时所起用途基本一样,那样C处的广口瓶应改为 ,所装药品为 。 20. (10分)Ⅰ.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下列状况可能
    存在的是 (填序号)


    Ⅱ.今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为确定其组成,现提供4mol/L的FeCl3,溶液(其他用品略),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1)试判断第④组剩余固体水平x为 。第①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试判断第②组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 (3)原混合粉末中Fe、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注意:1、本参考答案中各方程式均为2分,化学式写错、没配平、化学方程式写成离
    子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均不给分;配平常系数扩大或者系数缩小、没条件、没气体符号或者沉淀符号均算不规范书写,不规范的只扣一分,不累计扣分。 2、所有若无单位均不能分。
    1、选择题(本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6.(12分)(1)第二周期VIA (2分)
    (2)甲烷电子式
    (2分)
    (2分) BCD(2分)
    (3)NH4HCO3 或(NH4)2 CO3(任写一个,均给分)(2分)
    ++
    (4)Fe2+2Fe3+8NH3+8H2O=Fe2↓+2Fe3↓+8NH4+(2分)
    17.(12分)(1)Na2CO3 和Ba2 (各2分,共4分)
    (2)① B(2分) ② 离子键和共价键(2分) ③ 6.1g(2分无单位扣1分)
    ④Ba2 (2分)
    18. (10分) Cl2 + SO2 + 2H

    2O = H2SO4 + 2 HCl

    AgNO3 溶液,

    稀HNO3 (只答AgNO3 溶液不给分)(2分)
    --2Al + 2 OH + 2H2O =2Al O2 + 3H2↑(2分)
    H2SiO3 Al3 (每空2分)
    19.(11分) Ⅰ、(1)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 浓硫酸
    (2)C中两导管口气泡的产生速率(或快慢)
    催化剂
    Ⅱ、(3)4NH3+5O2=== 4NO+6H2O(若多写2NO+O2=2NO2也可以)
    (4)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加至圆底烧瓶中的固体NaOH(或生石灰或碱石灰)中,
    放热NH3溶解度降低、溶液中c(OH–)增大,致使氨水中的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向左移动导致NH3逸出
    (5)U形管或干燥管 碱石灰 20. (共10分)
    Ⅰ. ②③⑥⑦ (2分)
    Ⅱ. 0 (2分) 2Fe3++ Fe=3Fe2+(2分)
    Cu(2分) 3) 6﹕1(2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