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点击数:788 | 发布时间:2024-12-04 | 来源:www.alloah.com

    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1.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一


    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还原性

    物理∶性质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有好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单质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4Na+O2==2Na2O

    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2Na+Cl2===2NaCl

    化合物与水反应,现象:浮,游,声,球,红2Na+2H2O==2NaOH+H2↑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考虑NaOH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生成蓝色沉淀。

    2Na+2H2O+CuSO4==Cu2+Na2SO4+H2↑

    存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保存∶煤油,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作用与功效∶制备钠的化合物,作强还原剂,作电光源

    2.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二


    1、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非常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水平90%以上。坐落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2、二氧化硅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含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容易见到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备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肯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可以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3.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三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借助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O→CH3CH2OH

    4.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四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五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2+O2+2H2O=4Fe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6.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六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备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减少→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备氧化性。

    3、容易见到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2O2、ClO-、FeCl3等,

    容易见到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了解“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

    7.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七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

    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5、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备相同的分子式,但具备不同结构式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8.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八


    容易见到的酸和碱

    1、酸: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H2SO4、HCl、HNO3、H2CO3等。

    2、碱:由OH—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KOH、NaOH、Ca(OH)2、Al(OH)3等。

    3、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能使酸碱溶液显不一样的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可用于检验酸碱溶液。

    ①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②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9.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九


    溶解度

    1、定义:在肯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

    2、注意点:

    ①指明温度:肯定的温度;

    ②溶剂量:100克;

    ③状况:饱和;

    ④单位:克。

    3、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4、该曲线可表示如下信息:

    ①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④太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H4Cl、NH4NO3等;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5、气体的溶解度:指在压强为101kPa和肯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况时的气体体积。

    10.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


    1、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法: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容易见到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2、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水平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水平=混合物水平×水平分数)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预防铁生锈的手段: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手段:

    ①预防金属腐蚀;

    ②收购借助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探寻金属代用品。

    11.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一


    容易见到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①物性:白色块状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很多的热)、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水平增加)。有强烈的腐蚀性(化学性质)。

    ②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③作用与功效:干燥剂、造纸、纺织、印染、清洗剂。

    2、氢氧化钙:Ca(OH)2

    ①物性:白色粉沫固体、微溶于水。有较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③制取:CaO+H2O=Ca(OH)2

    12.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二


    1、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法: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容易见到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2、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水平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水平=混合物水平×水平分数)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预防铁生锈的手段: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手段:

    ①预防金属腐蚀;

    ②收购借助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探寻金属代用品

    13.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三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2、固体溶解度: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4、酸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失火点

    14.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四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什么时间:

    ①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一样的金属电极

    ②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如化学电源中

    ③也可以都是惰性电极(如燃料电池)

    ④还可以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如铅蓄电池),而电解质则既能够是某电解质的水溶液,也会是熔融盐。

    对于正、负极的判断:

    负极:

    ①电子流出的一极(本质)

    ②电流流入的一极

    ③金属性相对较活泼的一极(注意Al电极)

    ④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⑤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⑥被腐蚀的一极

    ⑦水平减小的一极

    ⑧燃料气体在其上面失电子的一极

    ⑨依据电极反应现象等。

    正极:

    ①电子流入的一极(本质)

    ②电流流出的一极

    ③金属性相对较不活泼的一极

    ④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⑤阳离子移向的一极

    ⑥被保护的一极

    ⑦产生气体获析出金属的一极

    ⑧助燃气体在其上面得电子的一极

    ⑨依据电极反应现象等。

    15.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五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16.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六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3+NaOH=Na[Al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3↓+3NH4+

    17.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七


    1、物理变化:没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肯定随着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随着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无需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况、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水平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发生变化的物质。[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可以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用途: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有哪些用途。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同意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可以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

    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预防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18.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八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和固态。

    制法:MnO2+4HCl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Cl2+H2===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很多白雾。

    燃烧可能没有氧气参加,物质并非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19.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十九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办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氧化物等作正极。

    ②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种类: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一般是电极本身消耗,水平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随着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20.高中一年级化学科目下学期要点汇总 篇二十


    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对于氧化剂来讲,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备氧化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减少。

    元素处于底价的物质具备还原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用途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不论_还是稀_都是氧化性最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些金属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如果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通常来讲浓_常被还原为NO2,稀_常被还原为NO。

    变价金属元素,一般处于价时的氧化性,伴随化合价减少,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肯定条件下反应时,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在适合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