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中三年级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些要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考试复习的重点,是基础复习阶段。开学后大家要复习元素化合物有关常识,高考考试中四道大题中的工业步骤和实验探究均立足于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查。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供大伙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
1、基本定义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性氧化物或XX性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肯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肯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肯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情况下,22.4L以任意比率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水平为12,碳-12的摩尔水平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情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2溶液中含有些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况、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备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肯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水平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水平大于W×250/160g
2、基本理论
1.原子量是原子水平的简称
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未必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肯定升高
6.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原子和原子;
原子和分子;
分子和分子;
原子和离子;
分子和离子;
阴离子和阳离子;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依据酒精灯地方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适合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毁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毁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原则。
7、后点酒精灯原则。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类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类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因为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须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类的实验,总是只须使反应物的温度维持相对稳定,所以借助水浴加热,温度计则*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化反应。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
1.常见的物理办法——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离别。
混合物的物理离别办法
办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办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离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依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降低溶剂或减少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预防因为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比如用结晶的办法离别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离别沸点不一样的液体混合物的办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离别,叫分馏。
操作时应该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预防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地方应与支管底口下缘坐落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可以超越其容积的2/3,也不可以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可以超越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比如用分馏的办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离别开的办法。萃取是借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办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需要: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应该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可以超越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比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借助某些物质具备升华的特质,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离别开来,比如加热使碘升华,来离别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办法离别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离别可一般先用化学办法对物质进行处置,然后再依据混合物的特征用适合的离别办法进行离别。
用化学办法离别和提纯物质时应该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可以损耗或降低被提纯物质的水平
③实验操作要方便,不可以冗杂。用化学办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离别的物质或离子尽量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离别试剂,在多步离别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可以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