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点击数:411 | 发布时间:2025-02-21 | 来源:www.zfvic.com

    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与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区别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常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试大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能的空白。

    1.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一


    基本有机反应种类

    1.取代反应

    概念:有机化合物物遭到某类试剂的进攻,使分子中一个基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说明:一个取代反应的势必满足A=C+D的形式,即反应物可能没有多种,但生成物至少有两种;高中阶段所学的卤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种水解、氨基酸成肽键、醇的分子内脱水等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概念:有机化合物中的重键被打开,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的反应。

    说明:加成反应中有机物不饱和度一般会降低,容易见到的加成反应有:加氢、加卤素、加HX、加水等。

    3.消去反应

    概念:使反应物分子失去两个基团或原子,从而提升其不饱和度的反应。

    说明:消去反应的生成物势必多于两种,其中的一种总是是小分子等。高中阶段里所学的两种消除反应都是β-消除反应,发生反应的有机物势必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团邻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对称化合物发生消去反应时总是会有多种反应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4.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有机反应中,得氢或失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失氢或得氧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

    说明: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一般只针对参与反应的有机物,而不讨论所用的无机试剂,因而在有机反应种类中二者是分开的。容易见到的氧化反应有:加氧气催化氧化、烯烃、苯的同系物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和环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2的反应等。高中阶段所学的还原反应有醛、_的催化加氢反应、硝基还原成氨基的反应。

    5.聚合反应

    概念:将一种或几种具备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备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反应。

    说明:高中阶段所学的聚合反应包含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前者指不饱和化合物通过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后者指多官能团单体之间发生多次缩合,同时放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反应,二者有什么区别在于是不是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2.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二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H2SO4、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HClO、FeCl3、CuSO4等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假如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家仅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能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比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假如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仅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能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比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若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状况:

    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比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2=BaSO4↓+2H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比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困难程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大家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比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⑵H2S+NaClO=NaCl+S↓+H2O

    ⑶10HNO3+3Fe2=3Fe3+NO↑+8H2O

    ⑷6HI+2Fe3=2FeI2+I2+6H2O

    3.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三


    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7、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9、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10、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11、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非常亮,有浓厚黑烟

    12、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3、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1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4.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四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采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采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采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适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Cl2、H2S[用Pb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5.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五


    1.区别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定义。正确书写容易见到元素的.名字、符号、离子符号,包含IA、IVA、VA、VIA、VIIA族、稀少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容易见到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离别、萃取分液、溶解除杂等。容易见到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理解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水平、水平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学会化学反应分类的特点及容易见到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肯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更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肯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还原性酸、_氧化物、_氢氧化物[Al3]、过氧化物、酸式盐

    6.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六


    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离别开的办法。萃取是借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办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需要: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应该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可以超越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同时应该注意不时地打开活旋塞放气。

    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比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7.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七


    1.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可以很多共存。

    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可以很多共存。

    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可以与SO42-、CO32-等很多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可以与OH-很多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可以很多共存。

    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可以很多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可以与OH-很多共存;NH4+与OH-不可以很多共存。

    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需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可以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3↓等。

    2.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可以很多共存。

    具备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可以与具备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很多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可以很多共存。

    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可以很多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可以很多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因为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可以共在。H+与S2O32-不可以很多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以很多共存。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可以很多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可以很多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可以很多共存;Fe3+与不可以很多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备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需要“很多共存”还是“不可以很多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可以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可以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可以共存。

    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可以与强碱、强酸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H+=CO2↑+H2O

    8.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八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常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要紧作用与功效,如容易见到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块凝聚形成凝胶。

    ②肥皂的制取离别

    ③明矾、溶液净水

    ④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很多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用途

    ⑨硅胶的制备:含水4%的叫硅胶

    ⑩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9.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九


    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3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2

    多元碱:Fe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10.高中三年级化学科目上册要点 篇十


    溶解性

    ①容易见到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氯化物一种不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