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2
1、前言
太极拳不只具备健体强身、静心养性、保健养生及医疗康复等用途,同时还具备攻防击技之能。大学生是承传和弘扬国内出色传统体育项目的要紧群体之一。医学院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中,秉承体育新课改精神,重视弘扬出色民族体育文化,开设了中华武术、太极拳等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对太极拳的普及起到了要紧的推进用途。同时,医学院大学生将来多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因为专业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他(她)们可能要久站巡查病房、或久坐实验室参与医学实验研究等,不只需要具备好的体能、运动素质、更需要有好的心理[1]。通过有效拓展太极拳教学,可以促进医学院大学生体能的增强与心情的陶潜。为此,在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抽样对湖南医学院大学生群体太极拳学习习惯与动机进行调查与剖析,然后思量对策策略,很必要。
2、研究对象与研究办法
随机抽取湖南有医学专业并且开设有太极拳课程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湘南学院、长沙医学院等5所全日制?t学院的大学生30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出问卷300份,收购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然后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走访了医学院公体部体育教师和部分大学生群体,征询了他们的宝贵建议和合理化建议,并在参阅近年知网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数理统计等办法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总结与剖析。
3、医学院大学生太极拳学习习惯与动机的调分数查询析
(一)医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所持的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事物或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觉得,体育态度影响着体育的参与动机、体育意志力的持久与运动习惯的培养[2]。从表1中可以看出,持很喜欢和比较喜欢态度的共有172人,占总人数的59.5%,接近于60%的比率,其中是以“比较喜欢”态度为主,这说明绝大多数医学院大学生还是喜欢太极拳这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持不喜欢态度的比率为28%,超出了总调查人数的四分之一,排序第二位;本次调查中,持“无所谓”模糊 态度的占12.5%,占总人数的八分之一。体育新课改精神强调,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服务,要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基础[3]。为达成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太极拳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对医学院大学生拓展太极拳教学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设法引导、提升兴趣、激起动机、然后逐步培养训练习惯。
(二)医学院大学生对太极拳所“持喜欢态度”动因的调分数查询析
动因也叫动机缘由或驱动原因,有内外之分。(表2)显示,医学院大学生选择“健体强身”的排序第一位,占总数的76.7%,调查发现,这部分大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强健的身体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于生活的重要程度;排序第二位的是“养生保健”。占调查人数的68%,这部分大学生都爱太极拳具备养生的社会功能;排序第三位的是“静心养性”,访谈得知,大学生觉得经济社会生活节凑在加快、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重压剧增,通过训练太极拳能使自己能在柔和舒缓的步伐中减轻思想上的焦忧,达到固本培元、心平气正的效果[4]。排序第四位的“休闲娱乐”,这部分大学生占45.3%,他们觉得,太极拳学与练过程中,课堂上有时还有音乐伴奏,感觉惬意舒爽;排序第五位是“攻防击技”这部分大学生觉得,社会和谐是主流,但日常难免会有少许不和谐的事故发生,太极拳具备强体防身的攻防技击之术,危机之时可以防身、甚至伸张正义;排序第六位的是能“考试易通过”,访谈后发现,这部分大学生有不喜欢运动的习惯,他们觉得太极拳与田径、三大球等大运动量的体育项目相比,考试好通过些。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医学院大学生的体育需要也是多样化的,为此,在太极拳教学中,要设法兼顾大学生的多元需要。
(三)医学院对太极拳持不喜欢态度重要原因的调查与剖析
通过对81位不“持不喜欢态度”大学生的访谈,结合他们在调查问卷上填写的内容,总结与梳理后发现,这部分大学生不喜欢太极拳是什么原因也是多维的。排序第一位是的“项目缘由”。占总调查人数的43.2%,这部分大学生觉得太极拳动作难、步伐慢、感觉运动量偏小、且趣味性不强;排序第二位的是“个人缘由”,比率为32.1%。这部分大学生觉得是个人悟性差、协调性不好、不具备武术功底等缘由使然;将缘由归咎于老师缘由的有10位,占12.3%,排序第三位,他们感觉教师教的乏味枯燥、无兴致;排序第四位的是学校缘由,据大学生反映,学校的场地、配套服饰、音响设施等方面投资力度不到位,制约了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积极性的提升。在剩余其他缘由中,有大学生觉得社会大环境没打造好,国家与地方太极拳运动展示平台提供的不多,相应的合法比赛也较少。
4、对策建议
(一)通过体育理论教学,设施正面引导
通过多媒体影像资料,向医学院大学生展示太极拳起源、进步及其无穷的魔力通过体育理论教学,进行正面引导作,使医学院的大学生端正思想认知,学好太极拳,不只能强身健体、维护正义,还有益于保护国内出色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勃兴。
(二)筛选、整理教学内容
为提升医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筛选、整理教学内容,太极拳有陈氏、杨氏、吴式等多个门派、不一样的门派有不一样的优点与特点,有些善于养生、有些善于攻击等,为此,要做到以生为本,合理甄选,重实效。
(三)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为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办法尤为重要。为发挥正面引导的效果,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学习,教学组织办法上可统一服装,结合音乐来进行,比如古筝曲《高山流水》配太极拳。可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动作整齐一致,打造出一种好的视觉成效与舞台效应,在此环境濡染下,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练兴趣就会倍增[5]。
(四)医学院积极拓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医学院通过积极拓展各种有益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活动,一是在阳光体育大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逐步培养训练习惯;二是在坚持训练中,体育基础、运动素质就会有不同层次的提升,可为太极拳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为太极拳打造好的社会环境
为传承太极拳等中华出色传统体育文化,社会应加强宣传力度,举办各种太极拳有关活动。比如拓展社区太极拳讲座、电视台播映有关太极拳的电影、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励太极拳群众会所的成立,组织太极拳送教下乡或在当地大型文体育娱乐活动中,邀请社会或民间太极拳组织前去表演、展示等,一同为太极拳的广泛拓展打造出好的社会环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