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藏高职院校怎么样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点击数:757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www.ffwkj.com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4)07-0244-01

    2006年西藏全方位推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高教16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进步职业教育,一定了高职教育的存在地位及定位,伴随高职院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中有数以万计的高职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2006年西藏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每年有差不多千余高职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加上其他高校的高职毕业生,西藏高职毕业生就业重压同样面临重大抉择,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角逐,积极、健康、理性、务实的择业心理对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至关要紧。怎么样增强西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提升学生就业率,不只关系着西藏高职院校的健康进步,更关系到整个西藏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工作。本文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现在西藏高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以剖析,并对怎么样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加以探讨,为进一步健全西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针对性地拓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仅西藏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0年有2837毕业生,就业学生2212人,虽然就业工作获得了肯定成绩,但也存在肯定问题,具体状况如下:

    1、就业观、创业观教育指导力度不够,深度不够

    我院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招生就业处、校外专家及就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创业观的教育,虽然起到了肯定有哪些用途,但成效不明显,就业观教育没形成全员齐参与、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

    因此,我院毕业生在就业时仍然常见存在只有考取公务员才是唯一就业途径的狭隘观念;只有到国有单位才是就业的传统观念;拥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的落后观念;放不下所谓大学生的架子,不愿到服务行业就业,不愿到非专业范围就业,致使毕业生短期就业、灵活就业的几乎没,甚至有很多毕业生有“先择业”的思想,如此的就业观念,使得我院仍有很多毕业生没办法顺利达成就业。

    另外,我院本身缺少为毕业生提供个人创业的条件,个人创业的意识和个人创业的技能,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都非常欠缺。

    2、规范不健全,分工不清楚,就业指导看重程度还需加大

    现在我院就业有关规范不是非常健全,要么有章不遵,要么无章可查,有的规范缺少落实,停留在空谈上,没真的落实。做好就业工作规范的落实,健全监督和奖惩规范,打造分工明确,责权明晰的就业工作机制,使得全员自觉、自愿看重就业工作。

    3、缺少对学生主观能力方法的深入培训

    1.毕业生缺少求职就业方法

    因为毕业生综合素质比较差。在采集和借助就业信息,筹备求职材料,面试等方面常识欠缺,在写自荐信上不可以突出个性,甚至出现格式错误和错别字现象,对面试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常识、实质能力等表现不够扎实。出现的这类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面试的成功,错过了非常不错的就业机会。我院此前在对这一学生主观能力求职就业方法方面工作力度有所欠缺,缺少深入培训。

    2.为切实提升我院参与公招考试的录取率,学院应在公招考试前组织有关部门,协同各系加大对毕业生有关专业常识及《行政能力测试》的辅导,争取达成我院毕业生一次考取率的新突破。

    3.缺少就业意识

    4.缺少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环境不够浓厚

    4、建议手段(解决方法)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不只要做好就业政策咨询和技能、方法指导还需对学生做好创业教育,使得学生在创业方面有意识,有能力,有想法。具体来讲,就是做好“八个一”工程,即“一把手工程”、“一门好课”、“一项服务”、“一项教育”、“一项培训”、“一个机制”、“转变一个观念”、“做好一个帮扶”。

    1.“一把手负责”工程 即院系两级主要负责人要主抓就业工作,打造就业协调机制和工作小组,保障好就业所需物力、人力、财力,健全就业专项经费管理和用,学校的教育教学所有以就业为导向。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每人有任务,每人有责任,每人有重压。

    2.“一门好课” 即以学院招生就业处协调教务等部门成立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专门负责课程开发和管理,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愈加有组织、有条理向着专业化、职业化进步。拟定相应规范,保障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权益,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有人干,能留住,可进步。

    3.“一项服务” 即在学过生日常就业政策、就业程序、职业评测、职业咨询等问题上可以有人做,而且专业化、职业化,使得学生在这类方面无障碍。保障从事就业指导职员的归属及管理,保障其进修、职称等方面的权益,拟定健全的规章规范,使得其想在就业指导职位上干,干得下去。

    4.“一项教育” 即在学过生日常课余活动及就业课中做好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励志讲座”等使得学生愈加全方位认识到就业的定义,知道创业常识和政策,培养创业能力和方法。学院提升必要的经费和场地拓展创业教育实践和研究。保障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使得创业教育有环境,有组织。

    5.“一项培训” 即对学生拓展就业方法和技能的培训,如简历制作、自荐信写作、面试方法和礼仪等培训。不断革新培训形式,开创合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法技能培训体系。具体来讲,培训内容应针对学生的电话礼仪、服饰礼仪、交谈礼仪拓展;培训形式可灵活多样,可采取小班讲课,自由选课,定量考核(修业年限内需要完成定额学分的培训内容);开发有关培训证书[],体现学生就业技能水平。

    6.“一个机制” 即院系两级拟定健全的就业工作考核、监督、奖惩机制,使得每人参与就业,工作有考核,勉励先进,帮扶后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良性环境,走一个良性、健康的进步道路。

    7.“转变一个观念” 即转变学生只有考取公务员才是就业的狭隘观念,只有到国有单位才是就业的传统观念;拥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等落后观念。这项工作需要专业教师、就业指导职员、班主任、辅导员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慢慢渗透,慢慢进入学生的脑,进入学生的心。

    8.“做好一个帮扶” 即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就业困难群体一般有一同缺点和不足,主动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方法和能力相对欠缺。要做好此项工作,建议凑合业困难群体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一对一指导,一对一推荐就业。

    综上所述,做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道路还非常漫长,还需大家一同努力,以上建议,期望能为做好西藏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