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日本社会老龄化对策的制约原因

点击数:623 | 发布时间:2025-02-10 | 来源:www.qiangyibao.com

    1、日本社会老龄化近况。

    1956 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干扰》中提出,根据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将老龄社会分为三个阶段:老龄化社会(7%)、老龄社会(14%)、超老龄社会(21%)。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老龄社会白皮书》中指出,早在 2007 年日本社会老龄率就高达 21.5%,步入了超老龄社会。 据《老龄社会白皮书》

    最新数据统计,2011 年日本社会老龄率已达到 23.3%。 高度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日本社会导致了严重干扰。

    二 日本社会应付老龄化的手段和政策。

    日本政府为了减缓甚至解决老龄化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手段:

    1.不断改革健全老年社会保障规范。养老、医疗和护理是老龄化社会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日本社会保障规范的改革与健全,对于促进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进步起了不可忽略有哪些用途。

    第一改革养老保险规范:(1)明确 100 年内养老金待遇与交费情况;(2)尽可能控制保险费率上升,2017 年将来保险费率固定不变;(3)依据宏观经济指数调整养老金,即依据社会整体的薪资总额增长率调整养老金增长幅度。 由此,在职职工降低的状况下,即便平均薪资增长,养老金也会下调;(4)从2004 年度开始到 2009 年度, 逐步将基础年金中的国库负担比率由 1/3 提升到 1/2。

    第二改革医保规范:(1)将 70~74 岁高龄病人的医疗费负担比率从 10%提升到 20%。(2)改革老年人保健规范,新建以 75 岁以上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人医疗规范。 另外,对65~74 岁老年人的医疗费 , 实行由参保人数分摊的财务调剂。 (3)将政府掌管的健康保险从政府中离别出来,设立全国健康保险协会,掌管健康组合保险中组合成员以外的被保险者的保险,保险费率由各都道府县依据各地的医疗费状况分别设定。

    第三改革护理保险规范:(1) 向看重预防型转变;(2)调整设施给付;(3)确立新的服务体系;(4)确保和提升服务水平。

    2.开发借助老年人力资源。 日本政府修改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将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法定化,规定从 2006 年 4 月将来,雇主需要在如下的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将它选择的方法拟定为企业的规范。 一是伴随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推迟(60 岁),把退休年龄提高到 65 岁,到 2013 年需要达到 65 岁;二是废除退休制;三是保持现有退休规范,但职员退休后如仍有工作意愿,原企业需要对所有想继续工作的职员重新雇佣或延续合同,给老年人就业创造机会。

    3.鼓励生育,延缓老龄化进程。(1)直接增加儿童生育及抚养补贴(不包含婚姻补贴);(2)改变生育环境,促进婚姻、生育及养育。 除此之外,地方保健组合可依据当地的财政状况,自行决定对治疗不孕症、产假、生育补助的额度。

    三 日本社会老龄化对策的制约原因———财政问题。

    1.日本财政与老龄化对策推行的相互关系。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在一定量上起到了应有些用途。 养老、医疗、护理等各方面政策手段的推行需要强大的财政作保障。 财政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职能用途,在战后日本社会保障进步进程中发挥得相当突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日本的社会保障起步较迟,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社会保障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撑,使日本的社会保障在短短的二十年间, 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无论是规模还是社会保障的内涵都发生了飞跃,财政作为社会保障的后盾发挥了巨大用途。

    同时,伴随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收不抵支,日本陷入了财政赤字的困境。 伴随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与人口高龄化和少子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保障成本逐年增加,特别是年金和医保成本增加,财政将陷入愈加危险的境地。 可见,针对飞速进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手段能否顺利得以推行,在非常大程度上遭到财政的制约和影响。

    2.日本的财政问题。日本面临的主要财政问题是债务问题突出,在推行紧急经济对策之前债务额对 GDP 的比就已经超越了 170%。 现在,日本的财政仍在持续恶化。

    2008 年的雷曼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弥补工作,同时采取了紧急经济对策。 因此各国债务额对GDP 比都有所上升,但除意大利为 132.0%外,其他国家均维持在 100%以下。 然而,日本债务额对 GDP 比在 2010 年高达 199.2%,已逼近 200%大关。 2009 年底国债、借款、政府短期债券等日本债务额突破了 900 兆日元,2010 年度预算中国债发行额为 44 兆 3 千亿日元,2011 年底债务额达 997 兆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同样,大约 1800 个地方公共团体的财政不足自 1994 年后急速扩大,在 2009 年度末达到了 197 兆日元。

    日本的财政、经济已经陷入频临破产的危机情况。 伴随老年人口的增加,依赖存款度日的人数也渐渐增加,因此,以后作为国债购买资金来源的储蓄额将会持续降低。 假如国债在日本国内没办法筹集的话,会致使国债信用减少、利率提升,势必会致使日元的狂跌,从而陷入极度通货膨胀的危险境地。

    另外,伴随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以后以年金、医疗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无疑会渐渐增加,一般财政支出中的公费负担也会持续增加。 当然这不止是国家的问题,与普通市民息息有关的生活保护、护理保险、医保的财政恶化也影响了都道府县、市镇村等地方自治体的财政。

    四 结语。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程度、 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认识到财政问题是老龄化对策的一大制约。 想要非常不错地应付人口老龄化,最后还是要依赖强大的财力支撑。 换言之,没强大的财力就没办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因此,怎么样广开财源以保证各项老龄化政策手段得以推行是日本政府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日本内阁府。老龄社会白皮书(平成 24 年版)。

    [2]沈洁。日本社会保障规范的进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3]桑原洋子。日 本社 会 福 利 法 制 概 论[M].北京:商 务 印书馆,2010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