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青岛区域上市企业的进步水平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回落,“青岛权证”集体热的现象有所降温。青岛现在在境内共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沪市主板上市的企业有青岛海尔、青岛啤酒、海信电器、澳柯玛、青岛碱业、新华锦、ST黄海。在深市主板上市的企业有青岛双星、民生投资、普洛股份,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软控股份与青岛金王。截止到2010年6月,青岛共有21家上市公司,境内上市公司13家,境外上市公司为8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为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1家。截止2010年5月,沪深两市共1726家上市公司,青岛区域仅占1.2%,虽然青岛当地上市企业的数目有了一定量的增长,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资本市场发达城市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现在,青岛上市后备军初步形成,小南国、东来顺等中小微型企业积极争取登陆创业板市场,汉缆股份、华仁药业已于2009年底向中国证监会上报申请材料,东方铁塔、东软科技、恒顺电器、海众锅炉等一批企业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上报材料。品品好粮油、麦迪绅两公司境外上市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但与其它资本市场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青岛境内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水平分化主要体目前盈利水平、营运能力、企业成长性与企业信誉度等方面。随着着青岛资本市场近二十年的进步,强者恒强的局面表现得十分明显,海尔、青啤、海信等优质的上市公司引领着青岛经济的进步,而还有一批上市企业的进步前景让人担优,青岛区域上市公司整体进步水平参差不齐。去年十月份,特锐德创业板的成功登陆为青岛资本市场的进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特锐德作为国内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些年来其营业额突出、自主革新能力强,成为青岛区域上市公司新的骄傲。本节将运用主成分剖析办法与聚青岛类剖析办法,结合相应的财务指标与数据,对青岛境内上市企业的绩效水平给出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打分与排名,期待得到的结果能为青岛有关主管部门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2 数据来源
数据及指标主要源自青岛区域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部分数据源自2007、2008年年报。
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1描述统计量
第一,给出六个变量的有关矩阵:
可以看出,EPS(每股收益)与主营业务增长率、净收益增长润、总资产周转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有关性。ROE(净资产收益率)与净收益增长率之间存在非常强的有关性,这与实质状况也相符。
3.2主成分剖析法
主成分剖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借助标准化后的值计算变量之间的有关系数矩阵,求解特点值与特点向量。
计算贡献率,选取主成分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到50.243%,1、二主成分的累计率达到73.094%,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3.03%,已经非常不错的反映了原始数据的信息。EPS、ROE、净收益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相对要紧的指标,能大多数的反映上市企业的绩效水平,所以大家选择了前三个主成分。
由此可以得出前三个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主成分综合计算公式得出各上市企业的最后打分结果为:
4 结语
从以上剖析可以得出,青岛区域上市公司经营水平的分化比较明显,青岛区域大多数上市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还有待提升,与全国其它优质上市公司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从机构持股比率来看,青岛海尔、青岛啤酒等几家上市公司更容易得到机构的喜爱,机构持股比率大都达到30%以上,而其余企业的机构持股比率大都在5%以下,可见被机构很多持股的企业通常都是营业额优良的企业。综上剖析,青岛区域的上市公司除青岛海尔、青岛啤酒等几家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水平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