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自1988年被福建人民政府确定为旅游经济区,尤其是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来,经过一批又一批拓荒者的奋斗,使这个昔日封闭、偏僻、贫困的小渔岛逐步初具建成规模、开放、文明、兴盛的国家旅游度假区。每年来岛朝圣、观光、度假、旅游、贸易的人数达百万人次,其中台胞10万人次。进入新世纪后,作为妈祖文化发祥地、国家旅游度假区、对台文化经贸交流的前沿,如何审视资源优势、剖析进步潜力,加快建设节奏,走出一条持续、迅速、健康进步的道路,把湄洲岛建成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旅游度假区,本文拟从策略高度进行探讨。
1、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
湄洲岛是一个集宗教圣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对台交流为一体的旅游、避暑的胜地。岛上妈祖庙,千年氤氲、香火鼎盛,信徒成千上万,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区域,5000多座妈祖分灵庙的鼻祖,被国外盛誉为“东方麦加”。湄洲岛四面环海,许很多多的海蚀岩经岁月的洗礼,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惟妙惟肖;黄金沙滩,滩平沙净、夏凉冬暖、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点,造化了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令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地方。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内涵和世界性的巨大声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奠定了进行经济开发的坚定基础。因此,湄洲岛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自己独有些妈祖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作统盘考虑,拟定科学总体规划和具体项目的策划,合理调配旅游资源,突出特点、突出重点。正确处置整体规划与最近规划、长远目的与眼前女友务、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关系。根据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准、特点化、规模化,重视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休闲性,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每个功能小区、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妈祖山景区、鹅尾山景区、黄金沙滩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滨海度假资源开发,配套建设形式多样的度假设施。巩固提升世界妈祖朝圣的中心地位,进步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把湄洲岛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健全、涉外服务发达,具备朝圣、旅游、观光、度假、购物、对台对外交流等多功能花园式、园林式、有特点的国家旅游度假区。
2、开发建设与资金筹备
从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来看,新的旅游资源与已开发资源特点应不相同。不相同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地方出现,才会延长游客在该地方的游玩时间和增强对该地方的旅游吸引力。
湄洲岛人口3.7万人,面积14多平方公里,距离陆地近期处只有1.3.海里,拥有大小岛屿16个、海蚀岩5公里、优质沙滩13条、绵延20公里,是海滨度假、海上观光、海水运动、海岛探幽、海底探险等休闲旅游、风光揽胜旅游、度假旅游的理想宝地。开发建设要充分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游客“来得便捷、游得高兴、住得舒服、吃得开心、购得认可、玩得快乐、去得愉快”这个主题,立足岛情,突出特点,确立景区定位,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努力培育新产品。根据建设精品旅游区的需要,精心设计,推行旅游精品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些上档次、上规模、吸纳量大、文化格调高、自然资源借助充分的旅游新景区、新景点,并且不断推出更新的热门和更有吸引力的精品、新产品。同时还要做好与旅游商品合适套的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住宿和旅游娱乐等项目的建设。树立崭新的旅游区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岛朝拜、观光、度假、旅游,就可获得好的投资效益。
妈祖庙景区开发以弘扬妈祖文化为主旋律,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民俗文化层次。把民俗文化、历史传闻、建筑格调、景观配置结合起来,使妈祖文化从传统单调的朝圣活动推向一种新颖、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活动。巩固提升世界妈祖朝圣中心地位,增强海内外妈祖信徒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
在南部沙滩周围建设集娱乐、美食、购物、健身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滨乐城和度假村。如此,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推行旅游景区、旅游沿线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程,把新村建设与旅游点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特点。小区、新村建设要做到绿树成荫、绿草成毯、布局合理、疏密有序,点、线、面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建筑特点与自然情调相映成趣,增强旅游度假区的吸引力。
增加旅游景点、项目开发,培育新产品。及早把鹅尾山景区内的海龟朝圣小刺猬、海门、双猫戏鼠、石莲、鲤鱼十八节、妈祖书库等自然景观开发出来,建成石林公园,培育名牌旅游景点。针对台胞来岛人数多的特征,可建导致集文化、艺术、游乐、度假于一体的“湄洲岛台湾民俗村”。一者使台胞进入民俗村犹如宾至如归的感受;二者让游客入村能尽情地领略同根同源、同文同俗的台湾文化底蕴。如此做,不但为游客提供一个新的游乐项目,而且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道路、港口、码头、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工程建设。从长远考虑,应建造跨海大桥,把湄洲岛与国内连成一体。便捷职员、货物进出岛,不受时间、空间、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还可以从根本解决供水供电、就诊、通讯等问题。
面向市场,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不断进行商品革新,开发一批有特点的旅游产品。在精、特、新、巧上做文章,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游客的需要,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打造大旅游体系。应以湄洲岛为核心,构建涵盖仙游九鲤湖、荔城广化寺、西天尾南少林寺、大洋永兴岩等县区的大旅游体系,举全市之力打响湄洲岛这个旅游品牌,通过以上几个景点有机联结起来,形成集海、岛、山、溪、湖、寺、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于一体的旅游圈,达成湄洲岛旅游商品的延伸和可持续进步。
开发建设势必需要巨额资金,显然仅靠现有资金途径很难解决。根据投资主体多样化、投资方法多元化、资金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内引外联,通过各种途径融通建设资金。采取政府、部门、地方、民间、社会团体、金融市场与外商外资等参与方法。依据国家赋于湄洲岛特殊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度假村等项目建设;根据“哪个投资,哪个所有,哪个受益”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界、个人参与、联合开发建设或独资建设景点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发行建设债券;发挥妈祖文化历史渊源关系,加强招商引资加度,引进港、澳、台的资金投入;积极鼓励外商外资参与开发建设,还可以应用BOT、TOT等特许权经营方法和项目筹资方法参与开发建设。
3、生态建设与优化环境
湄洲岛开发建设要坚持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进步的方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湄洲岛属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要控制岛上人口数目,全方位提升全岛居民素质,以适应旅游度假区进步需要。要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经营中建设,使旅游开发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与融合。自然景观、人文景等旅游资源具备不可复原性的,要每上一个项目都要考虑其引发的环境生态效应,以全方位可信的科学评估作为决策依据,预防粗枝滥造。对岛上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水等“三废”,要采取相应处置对策、手段。依据岛上气候特点,以岛上现有木麻黄、相思树、黑松为绿化基础,庭院、街巷、住宅小区的绿化与行道林、防护林要引种名花、名草、名树,农田、菜地等绿色植物也有所规划,加以配衬,努力把湄洲岛建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五彩缤纷、冬季树木常青”的花园式、园林式旅游度假圣地。如此既达到绿化、美化,又达到吐故纳新,净化空气有哪些用途,使湄洲岛一直维持天蓝、地净、山绿、水清的好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搞好了,提升了湄洲岛旅游产业的含金量,达成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好循环、良性互动,使湄洲岛步入可持续进步的轨道,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硬件的建设固然要紧,但软件环境建设也是不可忽略的,旅游软件环境是一个地方居民素质、政府及其员工素质高低的综合体现。硬件差一点,用软件可以适应弥补,而软件环境差:思想僵化、百般刁难、工作效率低、治安混乱、敲诈勒索、乱收浪费时间常发生,硬件再好,风景再秀丽,也会让人生畏,不敢前往。因此,度假区政府必须要打造一个文明礼貌、高效优质、秩序优良、设施健全的好环境。要切实转变职能,提升工作效率,加大法制建设;加大旅游市场、社会治安、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把旅游经营服务纳入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加大旅游景点、沿线的村容村貌、卫生、文明程度的整治及从业职员的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投资者、旅游者提供友好、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树立清洗优美、文明、开放的度假区形象,引来更多的投资者,招徕更多的旅游者,使湄洲岛成为一片热土。
4、宣传营销与湄台交流
伴随经济的进步,旅游将成为大家以后常见消费行为,尤其是蜗住城市水泥森林中的大家渴望大自然的风光、到风景区、度假区去游览将成为消费热门。由此,湄洲岛要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推行“大旅游、大市场、大商品”的营销推广策略,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开放式的营销方法,提升湄洲岛的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力,以招徕四方游客,促进旅游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进步。一方面,在岛上进步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形成全岛很多方面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好环境;其次,放眼全国、放眼世界,主动走出去,打源于身旅游商品的品牌,稳住已经形成长期性的客户资源市场,拓展潜在市场中新兴的客户资源市场。旅游宣传营销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需要要突出特点,并有所革新,做到出奇创胜,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上,获得主动权,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优势。
妈祖信徒在世界上有2亿多人,其中在台湾就有1600多万人,占台总人口的70%,但每年来来岛朝圣、观光、旅游、贸易的台胞只有10万左右。据此状况,湄洲岛要尽快与世界各地,尤其是台湾的妈祖分灵打造联谊会,加大联系与交流,发挥湄洲妈祖庙“祖”的地位。借助与台湾血缘相亲、语言相通、神缘相同、风俗相似、一水之隔、交通便捷等优势,突出做好对台旅游工作,以招徕更多的妈祖信徒来岛朝圣、观光、旅游。湄洲岛要在积极拓展对台贸易和对台渔工劳务输出业务的同时,抓住机会,积极向国家申报打造湄洲岛台货小产品市场,并推进湄洲岛对台自由贸易项目早日落地生成;发展进取,争取在更高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拓展对台经贸合作和交流,促进湄洲岛经济兴盛,增强湄洲岛经济进步的后劲和动力,使湄洲岛成为海峡两岸人民文化、经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有哪些用途,为祖国早日统一作出贡献。
5、解放思想与人才培养
实践表明,湄洲岛每向前进步一步都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因此,湄洲岛开发建设在思想上还要再解放一点,思路上还要拓宽一点、手段上还要再灵活一点,以更博大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更宽松的环境,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湄洲岛参与开发建设。把妈祖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着力进步特点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兴盛带和具备较大辐射能力的对换台、对外经贸合作和交流,把湄洲岛建成经济兴盛、文明开放的度假区。
面临新形势、事业要进步,人才是重点。要多途径、高起点地培养、引进旅游度假区建设所需要的革新型、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一方面强化在职职员的教育培训,其次广泛吸纳、引进一批懂市场、善管理的出色人才。打造和健全科学用人机制与勉励机制,促进出色人才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