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25-02
1、旅游产品与旅游产品开发
“传统的旅游经济学中将旅游产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旅游产品可是包含所有些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包含向游客提供的客房、膳食、交通工具和文娱工具等。狭义的旅游产品是指游客烧钱后可以带走的产品,与买卖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没什么不一样。”旅游产品一般具备纪念、赏析、保值、馈赠意义或实用价值,主要包含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类)、旅游食品类、文化旅游产品类及旅游日用品类这几大类。
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进步与旅游收入的要紧方面,旅游产品带来的特点旅游购物体验更是具备独特唯一性,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一大闪光点。旅游购物作为旅游六大要点中的一大要点,可以看出旅游购物在旅游这一时髦体验活动中的重要程度。旅游产品是旅游购物的直接客体,旅游产品的特点、品质、独特质等都是吸引旅游者的要紧原因,旅游产品的购物环境、获得渠道、旅游服务等都是影响旅游者购买动机的要紧原因。本文就藏区旅游产品的近况与以后开发进行一些探讨。
2、藏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近况与潜力
(一)藏区旅游产品开发近况
藏区拥有着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市场却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旅游产品缺少精品。“目前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多数没新意和特点,品种少、款式陈旧、科技含量低、做工粗糙、包装简陋。在藏区的大多数区域,旅游产品大体为工艺品(唐卡、藏包、角雕、藏刀、藏羊犄角头骨、牦牛角头骨等)、宗教与民族特需品(法器、佛珠、佛像、民族服装、藏戏面具等)。并且大多数来自尼泊尔和中国大陆,当地产品比重小,且多为家庭手工作坊,规模较小,很难批量生产和大面积销售”。第二藏区旅游产品的价格与旅游者的心理可同意价格有较大的差距。多数游客对于精美的唐卡及各种银制品望而却步,对价格低廉、粗制滥造的产品又不感兴趣。如此的落差抑制了非常大多数入藏游客的购买欲望。除此之外,藏区的旅游产品市场秩序混乱,很多中国大陆及个体摊贩充斥着藏区的旅游产品市场,使游客对各种产品没购买的安全感。藏区旅游市场上存在着常见的欺客、宰客现象。不只使旅游产品的销量与购买欲降低,而且严重干扰了当地的旅游形象,甚至会丧失部分现有客户资源与潜在客户资源。
(二)藏区旅游产品开发潜力
藏区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高山、雪山、冰川、草原等各种自然风光都很具备旅游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还好摄影、徒步、野营、越野等各种专项旅游者。所以在自然风光方面进行适合开发与旅游产品的衍生,可以非常不错的把握高档、专项旅游市场。藏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莫过于其人文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藏区独树一帜的地方,宗教建筑、塑像、壁画、音乐等宗教文化的缩影,藏民族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都是要紧的旅游吸引元素。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如能适合的将这类人文风情与元素非常不错的融入到旅游产品的体系,那样藏区的旅游产品不只会极具吸引力,而且会形成健全完整的体系,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藏区旅游的市场需要,藏区的国内外游客逐年递增,这就为藏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和保证了买家。
3、藏区旅游产品开发
(一)研究旅游者消费心理,把握旅游需要市场
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买家的需要为出发点。旅游者多喜欢购买具备唯一性的商品和纪念品,而且旅游产品的包装大小、价格、属性和商店的地方等外在原因也对旅游者的购买动机构成影响。购买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一部分,购买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刺激与吸引力,是一种旅游娱乐的一种方法。所以在开发藏区的旅游产品时,要对每个旅游客户资源群体进行剖析研究,把握他们的消费和购物动机,譬如对于自驾游、摄影游这类专项及高档旅游群体,则要开发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旅游产品,对于大众旅游群体,更多的是倾向于购买旅游纪念品及工艺品等,所以可以开发价为适合、具备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
(二)以文化为魂,开发具备特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文化内涵是旅游产品的灵魂要点,“从旅游产品的符号价值来看,旅游产品的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和文化特点越鲜明,他的纪念性就越突出,也就越能达成自己产品价值的长盛不衰”。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具备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是具备生命力的。藏区的文化是很丰富多元的,在藏区的每个片区,文化是具备差异的,除此之外还有门巴、珞巴、纳西等少数民族的散居,愈加丰富了藏区的文化内涵。宗教文化的各种符号、当地民族的服装、首饰、食材、药材、建筑装饰等民族衣食住行及信仰文化的每个方面都是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元素。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对各种文化元素进行解析、组合、革新,可以形成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重视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和游客的可参与性
民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旅游业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行业,藏区人民谋生方法比较少,藏区现在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基本上是靠一些传承艺人在进行,且规模较小,藏区已经极少有青年传承传统技艺。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满足现代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旅游需要,又要追求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以开发旅游产品生产的产业列,将可能开发的参与性的旅游商品的每个环节开放,形成独立的手工工厂与作坊,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就业,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让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与技艺的操作中,达成文化的传承;其次形成开放型作坊,对游客进行开放,游客可进行参观,也可参与其中,参与制作与设计商品,如此在体验当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还获得了独特的旅游体验。除此之外,这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开发,会带动有关行业的进步,譬如传统技艺学校、旅游产品销售门店、展示店等的规模化进步。
(四)坚持生态开发的原则
伴随经济的进步,旅游开发已经进入膨胀阶段。不合理开发与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藏区的旅游资源是很独特与稀缺的,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关注生态与和谐是旅游经济可持续进步的要紧途径。第一应以保护藏区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各种原貌环境为首要条件;第二开发的过程中,产品本身应体现藏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点,重视产品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等性质的同时关注生态环保,如旅游产品的外包装、选材、工艺加工等过程。
(五)规范旅游产品市场
针对藏区旅游产品市场的混乱现象,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应加大旅游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必要时设定相应的条例,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购物环境,维护买家权益的同时促进旅游产品的成交率。其次,藏区应进步规模化、合法化、集团化的旅游产品开发销售公司,如此可以便捷管理,保证产品水平的同时达成统肯定价、高质服务等。这对促进藏区旅游业的持续规范进步有着要紧的意义。
结束语:藏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人间的极品与仙境。近年来,藏区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产品是藏区旅游经济持续进步的要紧元素。现在藏区的旅游产品的进步存在不少问题,尚未形成体系。针对藏区旅游产品开发与进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力求适应藏区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推进旅游产业的结构改革,巩固和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在藏区旅游经济中的地位。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作者介绍:梁丽芳,四川大学习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