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国内商业银行;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滞后
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概括而言,就是将个人资产委托银行收拾,达成保值增值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银行理财顾问依据顾客的资产情况、预期目的和风险偏好程度,为顾客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顾客合理而科学地安排投资方法,以达成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顾客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需要。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具备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征,成为发达国家不少大商业银行的主导商品和要紧的收益来源及收益增长点。据有关资料统计,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收入已占海外银行总收入30%以上,个别银行甚至达到全部收入的70%.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个家庭,银行在为顾客提供认可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价值。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银行业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平均利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而国内商业银行因为很多原因的制约,个人投资理财业务进步相当滞后,其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内容上,都不可以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现在国内银行个人投资理财业务进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规模小,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包含个人投资理财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左右;二是品种少,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从目录上看有260多种(海外有1000多种),而实质运用的极少,其中个人投资理财品种就更少;三是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层次较低,国内商业银行现阶段提供的个人投资理财服务基本上是转账、代理、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业务,银行很难像海外商业银行一样给顾客提供包含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真的让顾客获得增值收益的综合性投资理财服务;四是商品的特点、差别化服务不足。虽然各家银行推出的商品名字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缺少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在理财项目的设计或提供的服务上差别不大。而西方商业银行则特别看重理财项目的品牌、特点,强调个性化服务。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明显滞后且差距非常大。为了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拓宽盈利空间,提升角逐实力,国内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深思个人投资理财业务进步滞后是什么原因,并要有切实可行的进步对策。
1商业银行个人投资理财业务进步滞后是什么原因
1. 1分业经营金融政策的制约
因为国内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可以交叉,3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况,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顾客投资理财,而没办法借助其他两个市场达成增值。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投资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策略设计方面,不可以真的代理顾客进行组合投资,银行投资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都没办法办理,所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1 .2专业人才的匮乏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专业投资理财师匮乏已成为国内银行个人投资理财业务进步的要紧“瓶颈”。因为投资理财业务是一项常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职员的专业素质需要非常高,从业者除应具备渊博的专业常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外,还应学会房产、法律、市场推广等有关常识,并具备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现在,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紧急匮乏,拥有国际职业资格的投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一般把从事个人投资理财业务的一线职员称为顾客经理,这类顾客经理虽然都是筛选出来的,其综合素质要高于营业网点的一般柜员,但离顾客和社会的期望及西方金融策划师的距离相差非常远。大家都知道,投资理财不能离开人来收拾,没高素质的投资理财职员,商业银行个人投资理财业务的进步谈何容易。
1 .3客观技术备件的制约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步要以一流的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金融互联网为依托,特别是个人投资理财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间业务,更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且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需要就越高。而国内金融电子化、互联网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陈旧,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而像海外发达国家银行拓展得红红火火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家庭银行等业务在国内现在都难顺利拓展,个人投资理财业务的便捷、快捷、效率自然大优惠扣。
1. 4革新不足
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因为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等原因的影响,金融革新的意识、能力不强,金融革新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几年来伴随银行角逐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革新有所起步,但总的来讲,金融革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商品的科技含量低,运用成效差,特别是中间业务方面的革新更是很落后,这是致使个人投资理财商品同质性大的主要原因。
1. 5投资理财需要和投资理财文化的制约
中国居民现在有11万亿多的储蓄资产,而且伴随民收入和个人财富的增长,按理说个人投资理财的需要应该相当大,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目前个人投资理财的实质需要比较小,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国个人财富拥有些不均衡,中国储蓄的60%集中在20%的个人手中,80%的的居民是低收入阶层,所以真的有投资理财需要的只不过少数人;二是中国人一贯以来缺少投资意识和投资理财意识;三是中国人常见有一种“财怕外露”的思想与不愿把财产交给别人收拾的心理和习惯;四是居民对个人投资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步骤不知道,同时对商业银行拓展的个人投资理财业务也缺少认可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