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金融服务的概述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服务指的是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向农村金融需要主体提供包含投资、筹资、汇兑、储蓄、信贷、结算、支付、保险、证券交易与金融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广西农村区域金融服务方面一直都常见存在着贷款满足率低、信用评级缺失、信用担保机制缺少、农业保险滞后等如此的问题,除此以外,农业天然存在的弱质性,十分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
2、广西农村进步近况剖析
(一)广西农业产业进步近况
在中共中央发布的扶农、惠农、强农、富农“中央一号文件”与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号召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多年来一直围绕着让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使广西农村农业产业化进步得到进一步改变,增强了广西农村农业经济的综合实力。
据广西统计信息网数据发布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广西全区农林渔牧业增加值1590.76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牧业增加值413.75亿元,增长1.4%;渔业增加值205.60亿元,增长4.5%;林业增加值136.69亿元,增长7.5%;农业增加值771.53亿元,增长4.2%,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农林渔牧服务业增加63.18亿元,增长10.2%。从这类数据可以了解,农村经济每年都稳步增长。
(二)农业生产进步缺少高素质劳动力
广西农村区域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十分落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但还是有不少人小学、初中念完就不继续上学,甚至是小学、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解决家的生计需要、补贴家用,在农村家庭这是很常见存在的现象。而今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而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活动缺少劳动力。农村经济的进步需要很多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作为支撑,没了劳动力或缺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就会紧急制约农村经济的进步。
3、农村的金融需要剖析
现在广西农村区域对金融服务有需要的主体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农村企业、龙头生产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外出务工农民、出租土地农民、农业生产培训建设等。
农村金融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活方面的需要,包含建房买车、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医疗卫生及养老保险、个人消费、投资理财咨询等平时、临时、大项的消费需要。二是农业生产需要,农机具的购买、农商品的生产、加工制作、后期销售、运输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需要。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包含农村饮用水建设、电路维护、宽带互联网建设、道路硬化、医疗服务、文化体育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气象设施建设等生产基础设施
建设。
(一)对农业保险的需要
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田东”,2016年全年的各项存款余额11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8.5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全县各项贷款总量的70%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31.90万元,理赔270.68万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留守儿童意料之外伤害保险、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爱心保险、残疾人保险保费收入228.19万元,理赔171.56万元。
伴随农村经济的进步,保险意识的普及,农民开始渐渐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农民知道了购买保险的重要程度,也想要购买像养老、人身意料之外等其他方面的保险。田东模式下的金融改革也说明了广西目前的农村区域进步除去需要银行的信贷支持,也十分迫切的需要人身保险、农业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来减少损失。
(二)对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教育金的需要
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科技成就的推广,不可以仅靠农民自己探索生产技术。农民缺少生产资金,在没资金支持的状况下,农民一般是靠自己慢慢探索出生产经验,需要消耗很多时间、精力去探索,假如这类方面没资金投入,也缺少栽培技术,一项科技成就的推广一般需要用到2到3年的时间。
农村的问题还是要农民来解决,为了提升劳动力的能力,提升土地水平、借助率和产出率,政府应看重高素质农民在农村建设中起到有哪些用途,大力进步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好用的农业技术人才,开设有针对性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扩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课程和拓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促进低素质劳动力再培训、再就业,推进整个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4、农村的金融供给剖析
广西农村的筹资途径主要分为两类,合法金融机构和非合法金融组织。考虑到农民一般会优先选择距离近、熟知的金融机构贷款,广西农村合法金融机构现在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及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像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进步银行在县级以下基本不设置网点。非合法金融组织有私人钱庄、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点对点平台等,此外,还有低息、无息及民间高利贷等私人借贷。一般在合法金融机构不可以获得贷款或足额贷款的个体、企业、组织,都会选择通过非合法金融组织、私人借贷来获得所需贷款。
5、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企业筹资难
一般传统企业的筹资方法有股权和债权筹资这两种方法,这两种筹资方法并不适用于农村企业。农村企业投资一般收益薄,譬如种植蔬菜,前期投入包含选种、培育、种植等,与一个从发芽到成熟出品的周期过程,需要肥料、人力、仓库、土地、厂房、设施等很多?Y源,这类投入本钱的收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场上蔬菜多种多样,意味着可替代品也多,蔬菜的价格拟定要符合市场需要,价格过高会导致商品门可罗雀,来自同行的角逐重压比较容易将个别农业生产户挤出市场。假如当年有相同种类蔬菜商品很多涌入市场,即农户信息不对称,商品供过于求,或者遭遇自然灾害影响蔬菜的产出量,都会致使种植户血本无归,对于这类种种缘由的考量就会使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望而却步。 再者,农村信用体系、评估机制和担保机制不完善也是影响农村企业筹资的要紧原因,虽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较以往有非常大进展,但相较于城市成熟的征信体系仍显不足。农村区域对信贷有需要的农村企业,其抵押贷款物品就是农商品,金融机构缺少有关的评估参考标准,总是非常难评估农商品的价值,并且金融机构对农商品这种抵押物难处置和获得补偿,在处置农商品过程中还要投入肯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无疑是加强金融机构的本钱,金融机构出于对收益性需要的考虑就会降低甚至不会对农村企业给予筹资。
(二)松散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性银行一是在营运管理上存在较大问题,分支机构少,仅在大中型城市、大型城镇才设立有分支机构,支农项目的推广很难惠及农村区域,也很难惠及到小型农户的生产活动。二是支农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农民大部分状况下是通过电视媒体报道获得农业生产活动信息,除去这一方面的信息,支农项目信息就缺少有关的认知途径。三是政策性银行的功能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根据政府政策指定项目进行有关支农服务,缺少灵活性,不可以依据农户的多元化、层次化需要调整贷款额度,金融服务的革新度很受限制。
商业性银行一是在经营上为了保证其盈利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即防范金融风险,农业贷款一般具备较高的违约风险,因而大规模的撤销和兼并县级以下运营本钱高、盈利差的营业网点。仅剩下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就成了农村金融范围的一枝独秀,但农村信用社也是商业性银行,常见存在金融服务革新低,服务内容单一的特征,金融服务多数仅提供存、贷、汇业务,且邮政储蓄银行一般只存不贷,银行信贷申请程序又繁琐、耗时长,信贷投放门槛高、范围窄,农村农户非常难达到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没办法满足农村经济“范围广、额度小”的资金需要。二是响应“三农”号召的商业性银行金融服务革新较为守旧,多数的金融革新服务仅面向特定人群,如经济进步较好的农村区域和一些农业生产龙头企业。
(三)农村保险机制不完善
从上文提到的田东试验区保险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另一个问题,农民不只需要养老、生活意料之外伤害等一些传统的保险品种,还需要能依据农业生产进步的需要及农民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开发的新保险品种。现在广西农村区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保险公司拓展农村保险服务,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其他具备肯定规模的保险公司则几乎不涉及农村保险业务,而市场上能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也只不过把城市保险服务移植或者说粘贴复制到农村市场,没做到立足于农村保险市场来研发保险商品,传统意义上的保险没切实贴合农民的利益需要,对于农村的适用性不强,由此可以看出真的合适农村市场的保险服务并不多。这在一定量上也会抑制农村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于一些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小型加工企业,他们缺少农业保险等风险分担机制,企业生产不稳定原因过大,不利于农村企业的进步。
6、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户在信贷需要、信贷能力和承贷机制上具备细致化及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需要应该有不一样的金融机构或者作为金融机构里不一样的业务分类来办理,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现在的金融机构分工状况。
大家可以借助广西农村目前的金融机构分布情况,以农业进步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引进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设立专项贷款金融机构,形成政策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适当的分工体系,防止过度交叉,在满足农村大、中额度贷款的同时,推广农村小额贷款,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鼓励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拓展涉农金融业务,延伸金融服务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
扩大农村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点规模与数目的建设,着力进行金融服务的革新,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健全广西农村区域征信体系的建设,特别推进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加大广西农村区域的政策引导,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步创造好信贷环境。
(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借助网络技术优势,打造农村个人、企业的信用征信系统,通过技术方法采集信息,加大对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守法状况、完税状况等各方面信息的完整记录,特别是要帮助低收入人群打造信用记录,然后整个信用征信体系能提供信息查看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我们的信用状况,能增强大家心里的紧迫感,不敢随便透支我们的信用额度,就像信用卡一样,一旦超支就会有记录,超值紧急的人将不可以享遭到信用贷款等信用服务。
此外还要加快信用立法和规范,强化违约责任,提升失信本钱,国内现在都还没明确的“信用”方面的立法;加大“信用”方面宣传,让每一个人能意识到“信用”的重要程度。
(三)推进金融服务革新
广西农村企业进步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小规模种养业的个体户,二是初具规模的经营合作组织,三是达成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小规模种养业更多需要的是临时性的生产资金,满足季节性生产的短期需要;肯定规模的生产业需要的是周转性的生产资金,满足其流动性需要;龙头企业需要的是大额、长期的资金,可以参考这类不同阶段的金融需要拟定额度不1、时长不1、利率不一的贷款,现下时兴的众筹也可以引入农村金融范围。
针对农民和农村中小微型企业贷款缺少信用担保机制,可以革新担保方法,第一地方政府要发挥其影响力,一方面可以引进商业性担保机构,其次可以设立政府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的担保公司。第二可以由每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入股成立的担保公司,借鉴城市中小微型企业担保企业的经验,依据农村市场及农户信用评级开辟多种抵押担保方法,提升担保公司对农户和乡镇企业借贷的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