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要点汇总

点击数:479 | 发布时间:2025-06-16 | 来源:www.zjyku.com

    1、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
    特点: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还原——氧化剂
    失——升——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种类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渐渐减弱
    4、离子反应
    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况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况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2、Al3、Fe2、Fe3、Cu2等),难电离,气体,氧化物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些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不是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不是产生沉淀;
    ②是不是生成弱电解质
    ③是不是生成气体
    ④是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肯定随着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容易见到的吸热反应:Ba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H2还原CuO
    6、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A,N==nNA NA——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⑵物质的量和水平: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要紧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m,V==nVm 标准情况下:V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 V == n / n == N / N
    c、气体密度公式:ρ==M / Vm,ρ1/ρ2==M1 / M2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a、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 C==n / V,n==CV
    b、物质的量浓度与水平分数 C== / M
    7、配置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水平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
    ③溶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检漏:检验容量瓶是不是漏水
    ⑤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⑥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⑦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
    ⑧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
    ⑨装瓶、贴标签
    需要仪器:天平,量筒或滴定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8、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强还原性物理性质质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有好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单质
    点燃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4Na+O2==2Na2O钠在氯气中燃烧,黄色火焰,白烟:2Na+Cl2===2NaCl 与化 合物与水反应,现象:浮,游,声,球,红2Na+2H2O==2NaOH+H2↑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再考虑NaOH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生成蓝色沉淀.2Na+2H2O+CuSO4==Cu2+Na2SO4+H2↑存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保存煤油,使之隔绝空气和水作用与功效制备钠的化合物,作强还原剂,作电光源
    9、钠的氧化物比较

    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氧元素的化合价—2—1色、态白色,固态淡黄色,固态稳定性不稳定稳定与水反应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性、漂白性无有作用与功效制备NaOH供氧剂,氧化剂,漂白剂等
    1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
    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面碱小苏打色、态白色,固态,粉末白色,固态,晶体水溶性>碱性碱性

    碱性热稳定性不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与澄清石灰水Na2CO3+Ca2=CaCO3↓+2NaOHNaHCO3+Ca2=CaCO3↓+H2O+NaOH与二氧化碳Na2CO3+H2O+CO2=2NaHCO3不反应与氯化钙溶液Na2CO3+CaCl2=CaCO3↓+2NaCl不反应作用与功效要紧化工材料,可制玻璃,造纸等治疗胃酸过多,制作发酵粉等
    11、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备金属光泽,延展性,通常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态
    1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①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Hg、Ag
    ②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Fe、Sn、Pb等
    ③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K、Na、Al等
    13、铝及其化合物
    Ⅰ、铝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点燃

    点燃
    ②化学性质:Al—3e-==Al3+
    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
    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3+3H2↑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3H2↑
    高温
    大部分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备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Ⅱ、铝的化合物
    ①Al2O3
    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
    ②Al3: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备吸附用途
    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3↓+3NH4Cl,Al3++3NH3·H2O==Al3↓+3NH4+
    b、与酸、碱反应:与酸 Al3+3H+==Al3++3H2O
    与碱 Al3+OH-==AlO2-+2H2O
    ③KAl2

    KAl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
    KAl2==K++Al3++2SO42-,Al3+会水Al3++3H2O Al3+3H+
    由于Al3具备非常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14、铁
    ①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4、
    点燃
    点燃

    ②化学性质:

    a、与非金属: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与水:3Fe+4H2O===Fe3O4+4H2
    c、与酸:Fe+2H+==Fe2++H2↑
    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
    d、与盐:如CuCl2、CuSO4等,Fe+Cu2+==Fe2++Cu
    Fe2+和Fe3+离子的检验:
    ①溶液是浅绿色的
    Fe2+ ②与KSCN溶液用途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③加NaOH溶液现象: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①与无色KSCN溶液用途显红色
    Fe3+ ②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
    ③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5、硅及其化合物
    Ⅰ、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一直与氧结合,以熔点非常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硅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
    Ⅱ、硅的化合物
    ①二氧化硅
    a、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备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
    高温
    b、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SiO2+4HF==SiF4↑+2H2O
    c、作用与功效: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材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要紧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建筑材料.
    ②硅酸钠:硅酸钠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作粘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硅酸:Na2SiO3+2HCl==2NaCl+H2SiO3↓
    ③硅酸盐:
    a、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类型多,结构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其表示方法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如:滑石Mg32可表示为3MgO·4SiO2·H2O
    b、硅酸盐工业介绍:以含硅物质为材料,经加工制得硅酸盐商品的工业成硅酸盐工业,主要包含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括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水泥的材料是黏土和石灰石;玻璃的材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成份是Na2SiO3·CaSiO3·4SiO2;陶瓷的材料是黏土.注意:三大传统硅酸盐商品的制备材料中,只有陶瓷没用到石灰石.
    16、氯及其化合物
    ①物理性质:一般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己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大多数仍以分子形
    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
    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是一种具备强氧化性的易分解的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材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2,有效成分是Ca2,须和酸用途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用途.
    17、溴、碘的性质和作用与功效
    溴碘物理性质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紫红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不过反应活性不如氯气.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Cl2>Br2>I2
    18、二氧化硫
    ①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②化学性质:
    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SO2+H2O H2SO3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2NaHSO3
    b、具备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c、具备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18、硫酸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密度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很多的热
    ②化学性质:酸酐是SO3,其在标准情况下是固态
    物质组成性质浓硫酸稀硫酸电离状况H2SO4==2H++SO42-主要微粒H2SO4H+、SO42-、颜色、状况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无色液体性质四大特质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三大特质
    a、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些水分子夺去
    b、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
    1脱出生成水
    c、强氧化性:

    ⅰ、冷的浓硫酸使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ⅱ、活泼性在H未来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ⅲ、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CO2↑+2SO2↑+2H2O
    ⅳ、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但不产生H2
    d、不挥发性:浓硫酸不挥发,可制备挥发性酸,如HCl:NaCl+H2SO4==NaHSO4+HCl
    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③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包含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由很多硫和氮的氧化物被雨水吸收而
    H2O
    O2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缘由是化石燃料及其商品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产
    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 H2SO3 H2SO4.在防治时可以开发新能源,对含硫燃
    料进行脱硫处置,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19、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
    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 ,结构式——N≡N
    催化剂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很结实,很难破坏,所以但其性质很稳定.
    放电或高温
    ①与H2反应:N2+3H2 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
    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
    Ⅱ、氨气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很多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H
    b、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 ,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2===2NH3↑+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采集:向下排空气法
    验证氨气是不是采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挨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采集满
    干燥:碱石灰
    Ⅲ、铵盐
    a、概念: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HCO3等
    b、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c、化学性质:
    ①加热分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



    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NH4NO3+NaOH===NH3↑+H2O+NaCl,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
    d、NH4+的检验:NH4++OH-===NH3↑+H2O.操作办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挨近试管口,察看是不是变蓝,如若变蓝则说明有铵根离子的存在.
    20、硝酸
    ①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硝酸由于挥发HNO3产生“发烟”现象,故叫做发烟硝酸

    ②化学性质:a、酸的通性:和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或光照

    b、不稳定性:4HNO3=== 4NO2↑+2H2O+O2↑,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水,所以久置的硝酸会显黄色,仅需向其中通入空气即可消除黄色
    c、强氧化性:ⅰ、与金属反应:3Cu+8HNO3===3Cu2+2NO↑+4H2O
    Cu+4HNO3===Cu2+2NO2↑+2H2O

    常温下Al、Fe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的容器储存浓硝酸
    ⅱ、与非金属反应:C+4HNO3===CO2↑+4NO2↑+2H2O
    d、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根据体积比3:
    1混合而成,可以溶解一些不可以溶解在硝酸中的金属如Pt、Au等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