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不同的定义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概念。一般说它是指产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很多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靠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缘由是生产力的进步和推进。生产力进步到肯定阶段,产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进步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进步使得运输本钱减少,那些具备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借助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止是一个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的进步一直在肯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势必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方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伴随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第一达成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商品不只提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提供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靠所代替”,“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达成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筹资本占全球金筹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筹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达成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势必产生全球筹资需要,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方位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方位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达成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进步史的考察能够帮助大家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用途。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区别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区域集团一体化虽然具备排他性,但也同时具备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因为各国经济进步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括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常见性,也包括部分国家经济愈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一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肯定权利,承担肯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可以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网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区域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有什么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网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按期限内达成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类区域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因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达成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以后也决不会达成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共识。除8个同意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进步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遭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维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买卖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进步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量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预防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进步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大家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角逐的资本主义年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以后,只须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理由:产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企业的全球生产,都是在肯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大家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与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规范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目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根据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只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适当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缘由,但它并非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以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有什么区别,大家不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常见化。生产力不可以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可以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病,比如,不可以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紧急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进步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与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同形式的主要针对进步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所有民族障碍,扫除所有国家干涉,使产品、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点(不包含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推行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所有国有经济,达成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由于它们具备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更加便捷地征服全球,达成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纵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可以和富国角逐”。关于产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妨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又说:资产阶级迫使所有民族使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法,“根据我们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马克思的论断完全合适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拟定”,“意欲谋划怎么样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打造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常见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常见性——产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收益的逻辑已经渗透到大家生活的每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看法远没被其他国家同意。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技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范围中独断专行,专横跋扈,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因为国际社会的不平等,进步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大家也可以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看法。他说:“全球经济事实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大家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分。中心区域总是以边缘区域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得利益。更要紧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备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探寻一个均衡状况。只须还存在着没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区域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区域是资本的用法者。中心区域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不只控制着我们的经济政策,同时还学会着边缘区域的经济命脉”。[11]
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贯以进步中国家进一步开放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大型跨国公司回收本民族支柱企业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为条件,给予进步中国家贷款。其结果是,进步中国家不只进一步倚赖化,而且经济形势愈加动荡不定。有鉴于此,一些多少正直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异议。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1月初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即超越“华盛顿共识”),用其他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说:“往好里说,它(华盛顿共识)是不完全的,往坏里说,它是误导的”(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已经导致灾难性后果,比如最近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其实,新自由主义只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其他学派对它多有异议。更甚者,在西方国家内,政府从来没舍弃国家调控和政府干涉,从来也没舍弃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它们历来推行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由于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全球化最能使它们达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3、对国内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一些论点的怎么看
有些论者觉得: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尽管现在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可以据此觉得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进步中国家的工具。笔者觉得:社会主义国家和进步中国家之间与进步中国家之间不乏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各国产品假如根据国际价值交换当然没有剥削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是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化。然而因为发达国家主宰全球经济,大家只能从主体、主导方面察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事物的性质只能由矛盾的主导方面规定。而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进步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要借助外资就决不可以拒绝合法剥削,但大家借助外资不需要说外资没剥削。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