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复习是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试大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同学,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能的空白。
1.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一
容易见到的力
1.重力G=mg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x:形变量}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重压}
4.静摩擦力0≤f静≤fm
5.万有引力F=Gm1m2/r2
6.静电力F=kQ1Q2/r2
7.电场力F=Eq
8.安培力F=BILsinθ
9.洛仑兹力f=qVBsinθ
2.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二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第一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方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使用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方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方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
5、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架构: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用温度计
先察看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地方。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估计待测物的温度,使用适合的温度计。
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
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
3.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三
磁感应强度
概念: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遭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概念式B=F/IL。单位T,1T=1N/。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磁场中某地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与放入的'电流强度I的大小、导线的长短L的大小无关,与电流遭到的力也无关,即便不放入载流导体,它的磁感应强度也照样存在,因此不可以说B与F成正比,或B与IL成反比。
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并非在该处的电流的受力方向。
4.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四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容易见到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叫做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导致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5.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五
电能的输送
重点:降低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办法:
①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如使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加强导线的横截面积。
②提升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前一办法有哪些用途十分有限,代价较高,一般使用后一种办法。
远距离输电过程:输电导线损耗的电功率:P损=2R线,因此,当输送的电能肯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倍,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就降低到原来的1/n2。
解有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公式P损=U线I线或P损=U线2R线不常用,其缘由是在通常情况下,U线不容易求出,且易把U线和U总相混淆而导致错误。
6.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六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况: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可以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状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是什么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原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借助欧姆定律公式应该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7.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七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一直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
(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一直互相转化,互相勉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地区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8.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八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率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一直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征: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预防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因为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致使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9.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九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一直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一直垂直。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遭到的合外力忽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3.开普勒第肯定律的内容是所有些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4.地球水平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见的关系是。。
5.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v1=1/2=1/2,大小为7.9m/s,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伴随卫星的高度h的增加,v减小,ω减小,a减小,T增加。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
8.水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不是运动和如何运动无关,与物体是不是受力和如何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况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
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10.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物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十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目级一般是10-10m。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一样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他们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用途的不平衡导致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用途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质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备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要紧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分子间具备由它们的相对地方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伴随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质气体来讲,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些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有什么区别。物体具备内能的同时可以具备机械能,也可以不具备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