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要点

点击数:746 | 发布时间:2025-01-09 | 来源:www.outfolk.com

    高中一年级新生要依据我们的条件,与高中阶段学科常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与考查的常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征,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今天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要点》,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要点(一)


    1、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

    力有哪些用途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遭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况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况。

    平衡状况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况。

    3、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ΣF=0。

    若使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

    假如物体在两个共点力有哪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

    三个不平行力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由于三个以上的平面汇交力,都可以通过等效办法,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为此,需要第一学会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点: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用途而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用途而平衡,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两个分力一定跟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用途而平衡,若三个力不平行,则三个力必共点,此即三力汇交原理。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用途而平衡,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

    假如物体受多个力用途处于平衡状况,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拨:在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的定性剖析时,使用共点力平衡的有关推论,可以使问题简化。

    高中一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要点(二)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地方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期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