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年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点击数:460 | 发布时间:2024-12-26 | 来源:www.models555.com

    引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觉得:只有学校教育而缺少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不可以完成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人才培养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信息年代,家校联系的方法在其途径、办法和内容上都在悄然变化。家校共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内在需要。怎么样借用于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新举措,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要紧问题。

    1、信息年代家校共育定义简述

    提到教育,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学校教育”,甚至绝大部分人就把教育完全等同于学校教育。从教师的角度看,绝大部分教师会觉得父母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只能给学校带来负担;从父母的角度看,不少父母觉得一旦孩子进了校门,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完全转移到了学校。再加上教师和父母之间不可以准时进行有效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事实证明,科学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立体式的完整体系,除应有学校教育以外,还应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其他教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一个一同的教育主体,行使一同的教育权利,承担一同的教育责任,达成学生的全方位和谐进步。这才是信息年代家校共育的内涵所在。

    2、信息年代家校共育新模式初探

    近年来,大家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技巧都在发生变化,譬如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展示出色学生作品、发布学生在校动态,父母探讨婴幼儿教育办法、推荐婴幼儿教育经验等,都可以依托互联网来完成。父母、老师们依托互联网,或总结学生学习经验,或交流学生习惯培养,或推荐学生成长趣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变得更快捷、更准时、更有效。因此,一些适应新年代的信息化平台———学校网站、班级空间、父母课堂、父母群组等应运而生,使单一性家校交流变成了多向性互动互联网,让家校共育发挥出最大有哪些用途。

    1.打造“学校网站”,展示校园风采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网上名片”,一般设置有“新闻中心”“特点的道路”“教育科研”“德育天地”“党建园地”“教师风采”“学生天地”“父母学校”等多个栏目,集中展示了校园文化、教师风范、学生风范、教育理念等,由学校互联网管理员和各处室负责人进行信息发布及各栏目内容的更新。学校公告、校园动态与每周工作等都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呈现,给老师和父母提供了最快捷、最直观的信息。父母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指尖,全方位、多维度地知道学校的办学特点与师资队伍建设与校园最新动态等。父母假如有任何教育方面的困惑或对学校的建议与建议,都可以通过“父母学校”栏目中的“家校互动”板块,发布留言,学校有关负责人会在第一时间与父母获得联系,进行答疑解惑。总之,一所学校的校园网站不止是这所学校对外宣传、展示形象的窗口,而且是这所学校和外面交流交流的平台,更是连接学校和父母的一座无形的桥梁,深受广大伙长欢迎。

    2.创建“班级空间”,记录学生成长

    “班级空间”是“班级名片”,是班主任以班级的名义,通过网络打造的一个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所有班级成员共享“班级空间”内的信息、资源。“班级空间”设置“成长日志”“家庭教育小知识”“父母留言”等板块。班主任将学生在校动态、出色学生作品等在“成长日志”板块上发布,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足迹,同时也让父母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全方位的认知。借助“家庭教育小知识”板块,可以加大父母之间的联系,父母可通过该板块推荐婴幼儿教育经验,共享婴幼儿教育智慧,相互学习,使一流的家庭教育经验得以推广,全方位提高父母的家教理论水平。倾听父母的声音,一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父母留言”板块在非常大程度上降低了父母与老师交流的时空限制。父母的真情留言,老师们的用心回复,在父母和教师之间筑建起家校共育新苗的坚固桥梁。父母在这种交流方法中会愈加积极主动,家校共育也会愈加高效、更有价值、更有活力。

    3.开通“父母课堂”,共享婴幼儿教育经验

    学校搭建“微校园”平台,为家校交流增砖添瓦,成为家校交流的新阵地。通过设置“微官方网站”板块,准时发布学校公告和校园动态,帮助父母知道学校最近工作拓展状况。“班级圈”板块,成为每一个班级塑造最准时、最亲密、最纯净的班级推荐平台。在班级圈中,父母和教师可以自由推荐孩子成长的乐趣,交流孩子成长中遇见的问题。“父母课堂”是“微校园”平台中的一个要紧板块,按期推送一些最实用、最具代表性的家庭教育案例供父母参考学习,让父母可以从中汲取“精华”,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应用到我们的亲子教育上,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有哪些用途,为学校教育帮助。

    4.打造“父母群组”,促进家校交流

    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而微信和QQ等软件也已经成为大家日常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班主任、老师通过打造微信“父母群组”或者QQ“父母群组”,突破以往家校交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群组内发布学生动态,让父母准时知道学生的在校表现;可以把出色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状况,以图片的形式在群组内进行展示,既鼓励了表现优秀的学生,也让其他学生父母督促我们的孩子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学生出色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也可以在群组中推荐展示,大伙互相观摩学习,一同成长进步。父母也可以在群组中发布学生在家动态,如念书记录、练字打卡等,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负责引导,学生在家的表现父母负责监督,家校共育,帮助孩子成长。

    结束语

    信息年代,家校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千里以外”变成“一步之遥”。社会在不断进步,信息传播已成为家庭、学校传播的新形式。家校的交流方法除去传统的教师家访、召开父母会和教学活动开放日以外,学校还要充分依托“网络+”大环境,借助适合的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促进教师与父母的交流交流,为父母、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努力通过教育信息化达成家庭与学校的“零距离”,让孩子在学校和父母的一同合作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