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2-00-02
0引 言
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公告》(财会[2017]25号)的需要,高校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实行政府会计规范,高校会计核算要拥有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全方位、明确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实行信息。但,因为高校状况比较特殊,在实质推行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高校政府会计规范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对顺利落实政府会计规范起到积极的推进用途。
1高校推行政府会计规范面临的问题
1.1 财务工作量大幅增加
推行政府会计规范对提高高校会计信息水平、优化配置高校资源提供了规范基础,但在双分录、双基础的核算模式下,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尽量减少政府会计规范对平时会计核算的影响,各高校常见通过财务会计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凭证的方法来解决,但在实质业务中,财务会计凭证生成的预算会计凭证是不是正确,仍需要会计职员进行剖析和判断,政府会计规范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核算往来业务单位等有关信息披露需要业务增加,给平时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少困难,财务职员处置业务的时间也大幅增加;为了自动生成预算会计,财务管理系统需要设置有关辅助核算,项目管理、科目管理、资金来源管理、经济科目管理、自动转换设置等系统管理及维护工作大大增加。除此之外,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项目数目庞大,项目管理需要较高,推行政府会计规范后,同一个项目需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套账务处置,给有关职员拓展平时查看与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不少不便。
1.2 权责发生制达成困难
政府会计规范要达成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使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使用收付达成制。因为各高校长期以来在收付达成制的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有关资产负债管理、合同管理等基础薄弱,推行政府会计规范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第一,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困难。因为各高校固定资产数目大、类型多,不少高校都存在资产不清、账实不符的状况,计提累计折旧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学校资产数据明确,财务与资产数据账实相符;其次,资产与财务信息可以有效对接,从而智能生成计提累计折旧的会计凭证。因为高校资产数据庞大,除去少数规模较小的高校通过手工方法入账,已达成有关累计折旧计提外,大多数高校的累计折旧都尚未顺利计提。第二,跨期收入支出分期确认困难。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部分跨期收入和支出需要依据实质状况,将收入和支出在多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从而需要以好的合同管理为基础,借用信息化的合同管理软件达成。但,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合同管理都相对分散,信息化程度较低,而有关收入支出合同的数据十分庞大,通过手工记录方法非常难满足会计核算需要,权责发生制的收入支出核算达成困难。
1.3 特殊业务处置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
政府会计规范推行后,各高校在实质实行过程中遇见不少规范规定不清楚或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一是依据《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实行〈政府会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公告》(财会[2018]19号)中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学生用家具折旧年限为5年,但在高校固定资产分类代码中并未区别学生用家具和其他类家具,不利于高校规范管理固定资产,并给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工作带来肯定困难。二是在调整涉及对以前年度收入支出或结转结余业务时,因为高校财务管理涉及不一样的资金来源管理、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在发生以前年度收入支出退回或调整等业务时,现有政府会计规范的通用做法给实质项目管理带来了肯定困难,特别是控制科研项目的明细预算,在进行业务处置与将来数据统计查看时都会导致不同影响。高校业务中“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和“累计盈余”科目核算具备肯定的特殊性,具体核算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结合高校实质进一步明确核算规则。
1.4 本钱核算基础薄弱
全方位推行政府会计规范为高校教育本钱核算提供了契机。政府会计规范强调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功能,用“成本”会计要点区别“支出”的定义,为高校进行本钱核算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因为高校长期以来的本钱核算意识不强,教育本钱核算范围几乎处于空白状况,科学适当的本钱核算模式尚在探索过程中。对于高校而言,教育本钱的核算范围、本钱核算层级、本钱核算办法、本钱核算期间与信息化辅助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科学适当的本钱核算体系需要专业且详细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有待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各高校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状况和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在全方位推行绩效管理的背景下,为推行政府会计规范提供了好的数据基础,但怎么样合理进行本钱核算、本钱核算结果怎么样纳入绩效考评体系都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
1.5 报表编制需要不清楚,编制困难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的要紧内容,政府会计规范在报表编制说明中提出了将来需要编报的报表内容与有关填列需要。但高校具备我们的特征,达成信息披露十分困难,譬如债权债务人信息披露、收入来源单位与支出付款对象信息披露,对于很多的高校业务往来来讲,以学校现有些人力及信息化程度非常难满足需要,获得存量信息存在非常大困难,获得新增业务单位信息更是困难重重。现在,国家并没统一的单位编码,即便上报了有关信息,各高校也不拥有可比性。推行政府会计规范仅能满足基本的会计核算需要,编制“双报告”还并未进入“实战”阶段,报表编制需要并未对有关披露事情做出明确规定,譬如多大金额以上的信息需要披露、各业务有关单位怎么样分类、怎么样编码等,财务报告与决算报表编制需要对平时基础会计核算起到至关要紧的指导用途,如不进一步明确有关规定,将非常难规范会计基础核算工作。 2高校推行政府会计规范的对策
2.1 加大指导,组织专题培训
高校实行政府会计规范的时间尚短,在规范交替的过渡时期,上级部门要充分听取各高校对新规范推行过程中特殊问题处置的困难和疑惑,明确处置办法和原则,加大对各高校平时工作的指导,使各高校对平时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置具备正确的认识和处置办法,统一各高校的核算口径,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在现有条件下,上级主管部门应结合各高校遇见的实质问题拓展有关业务人员培训、专题培训,通过组织政府会计规范实行成效好的高校介绍经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坛等方法,从实质应用的角度介绍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出色经验。
2.2 加大业务学习,组织校际交流
各高校应主动加大学习,一方面要加大规范建设和研究,结合准则和规范,积极组织校内外的业务人员培训,深入研究政府会计规范的核算原则和办法,为处置平时业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业务安排允许的状况下,应结合工作中遇见的问題有针对性地组织财务职员到政府会计规范推行与信息化建设方面资深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加大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互相学习先进经验及做法,促进各高校政府会计规范有效落地,健全政府会计规范下的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建设。
2.3 统一标准,明确具体规定
高校推行政府会计规范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管理软件管理、合同系统管理、特殊业务处置等提出了不少新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应针对有关问题拟定统一的口径和标准,使各高校在政府会计推行过程中有据可依,提升财务信息的可比性。特别对报表编制与本钱核算等尚没有进行或尚在起步阶段的问题,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提前拟定详细的编制依据和核算标准,明确报表编制和本钱核算的具体需要和做法,并准时传达给高校。
2.4 加大本钱核算
高校推行政府会计规范为学校提供了全本钱核算的契机,学校应逐步探索打造本钱控制和勉励约束机制,逐步打造科学规范的预算分配机制。通过摸清存量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合理归集、反映学校的运行成本和各项业务活动本钱,借用云数据和信息化方法,进行辅助本钱剖析和控制,挖掘不同维度和视角的本钱收益数据,为预算绩效评价、预算分配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同时,高校应通过本钱核算促进人财物等要紧资源达成优化配置,加大学校资产管理,减少运行成本,防范财务风险,达成内涵式进步,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
2.5 加大信息化建设
高校推行政府会计规范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要,不能离开学校的各种信息和数据支撑,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核算水平,高校应愈加看重信息化建设,结合自己学校的实质状况,通过与业务部门加大交流合作,达成学校人事信息、学生信息、资产信息、合同信息等与财务管理系统的互通互联,一方面解放人力,节省人工本钱,其次为推行政府会计规范、教育本钱核算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