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入WTO后深圳借助外资对策的调整

点击数:765 | 发布时间:2025-08-16 | 来源:www.muerya.com

    1、加入WTO后深圳投资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市场不完备,只能选择经济转轨较容易的区域对外开放,并指定肯定的税收政策以补偿市场不完备对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享有不少独有些和先发的优势。加入WTO后国内借助外资的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就投资环境而言,依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大家将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实行一致的无差别的打折、特权和豁免等政策。伴随部分对外资限制手段的取消和国民待遇原则的落实,将使外商投资企业获得愈加公平的角逐环境。
    2003年3月2日起,外资进入进出口范围的限制得以放宽。外商可以设立合资公司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区域由原来仅有些上海浦东区域和深圳经济特区的两地6家试点扩展至全国。这样来看深圳不可能再享有特殊打折政策。进入21世纪之后,新一轮创业浪潮前所未有,年轻的深圳正进入不同于以往的进步阶段,最大的区别是:伴随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和全国改革的总体推进,深圳享有些政策优势将不复存在。全国的改革呈现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景象,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发展趋势强劲,进步空间广阔,具备非常大的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的全方位展开。这类都是深圳借助外资形势所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变化。深圳已经被历史的浪潮推上了一个新的、较高的起点上,在这种形势面前,深圳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会落后。

    2、加入WTO后外商投资趋势方面的一些变化

    以往多年,外商主要将中国作为其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基地,近几年来,外商在华投资行为发生了关键的变化。过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将全方位进入包含研究、开发、管理、营运在内的每个范围;过去,外商投资总是以国际市场为目的,把深圳作为低本钱的加工制造点,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投资者将以国内市场为目的。新形势下,深圳面临很多挑战。

    1.国际资本加强了对华投资的力度,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一些跨国投资公司将区域总部或全球制造基地迁至中国,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或营运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种“时髦”。因为深圳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策略地位不断提升,著名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第一锁定深圳。近年来世界500强进军深圳的节奏明显加快,朗讯科技、达能、康柏电脑、汉莎航空、伊斯曼柯达、翠丰、吉之岛等前来“代理”,2003年又有12家世界500强公司到深圳投资或增资,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8家。深圳已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基地。富士康、以色列RIT公司、奥林巴斯等一批跨国企业相继在深组建起了“脑库”;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跨国商业零售巨头走进了深圳人的生活;宜家、欧倍德、塔吉特、汤姆逊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去年也来深投资。

    2.投资范围拓宽,对服务业的投资将成为跨国企业的投资热门。中国加入WTO后,外商投资有了新的需要,那就是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上市筹筹资金,以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需要和企业规模进步的需要。在筹资国际化和证券化背景下,外资更趋向借助中国的资本市场、股市来投资和进步,而不止是自己已有些收益。缘由在于角逐趋向激烈的时候,收益更低,投资企业需要社会来一同承担投资的责任和风险。而金融市场趋向开放将来,外资更趋向以金筹资本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实业资本。而服务业的开放及其高额收益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引导外资更多趋向投入服务业等新范围。

    根据加入世贸承诺,国内将越来越开放过去是限制类和禁止类的服务行业,扩大服务市场准入。原来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内服务业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范围。美、英等外国金融保险机构已与深圳地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深圳正积极拓宽外商的投资范围,将根据中国加入世贸协议的条文率先向外资开放金融、商贸、基建投资、中介服务等4大范围。

    3、加入WTO后深圳借助外资对策的调整

    1.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建设。依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外资尤其是跨国企业的投资,已愈加看重软环境而不是政策打折。伴随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步,区域间的经济角逐日益加剧,投资进步环境成为一个城市和区域竞争优势的要紧内容和重点原因,决定着资金和人才的流向。深圳怎么样继续维持和发展深圳新优势,除去要在体制上继续革新、在产业结构上继续优化以外,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继续全方位地优化深圳的投资进步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软环境不好,就会限制硬环境的进步。软环境中政务环境的改变带动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变。所以深圳政府应加快行政提速,提升服务意识,工作效率,降低行政审批,压缩行政收费,减少营商本钱。把对借助外资的管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好软环境要通过法制化来保障,上海先后颁布了110多个涉外经济法规。深圳也应依据WTO规则废止、修订与WTO相冲突的法规,制定符合WTO需要的涉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符合国际惯例。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意识、提升执法职员素质。为了进一步进步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要加大常识产权的保护。与国内大部分区域相比,深圳政府在政府职能转换上领先一步,但重“管理”轻“服务”状况依旧存在,社会环境的国际性不够。为了让国外的投资者有比较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政府应多建一些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及港台子女学校,与高端次的医院,还应兴建咖啡、夜店一条街等生活配套设施,更好地吸引海外高层次的跨国财团进入深圳投资办企业。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