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1-0118-03
1、《考工记》诞生的年代背景及性质
齐国自建国始,为了达成富民强国的目的,便采取了因地制宜的进步方案。姜太公没固守“以农为本”的传统理念,而是依据齐国的具体状况,充分借助其山、海之利,坚持“本末并举”,全方位进步。具体说来,一方面看重进步农业经济;其次又借助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进步地方经济。同时,鼓励百姓大力进步制陶、冶炼、贩运等工商业。冶炼业的进步,使铁制工具被很多用,因而推进了齐国手工业的进步。伴随手工业者经验的不断积累,其行业内部的分工愈加细,手工制作技术也愈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到了春秋末战国初,中国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著作《考工记》便在齐国诞生了。
关于《考工记》的性质和成书年代,郭沫若先生曾考证其是一部反映齐国手工业技术的官书(即齐国拟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规范的书)。今天所见的《考工记》,是《周礼》的一部分,所以《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者应该为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该书的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末至战国初,部分内容补于战国中晚期。用目前的科技词语来概括,《考工记》就是齐国的手工业科技规范汇编。《考功记》是国内两千多年前比较全方位地反映整个手工业技术的唯一专著。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包括了很多的手工制作技术、工艺过程及丰富的科技思想,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要紧地位。
20世纪,伴随西方科技的传人、科学考古的拓展,《考工记》的研究进入了_一个新阶段。研究者借助科学的先进方法和思维办法及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考工记》所涉及的古时候技术、科学常识与社会科学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使《考工记》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2、《考工记》的主要科学价值
《考工记》篇幅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年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炼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常识。正由于这样,历代有关《考工记》的注解和研究层出不穷。已经过世科学家钱宝宗先生曾指出,“研究国内科技史应该上抓《考工记》,下抓《天工开物》。”可见其在国内科技研究范围中的地位及举足轻重的科学价值。
《考工记》最大的科学价值在于在总结前生活产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制造精工商品的四大要点,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考工记?国有六职》)大意即天有寒温之时,地有刚柔之气,材质有优良,工艺有精巧。《考工记》记载了六大手工业工艺技术类别中的30多个工种,涉及运输与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玉器、皮革、杂色、建筑等项目,每一项目又涉及若干分工更细的专业工种。如木工工艺7个工种:轮(制作车轮、车盖)、舆(制作车厢)、弓(制作弓架)、庐(制作戈、戟类兵器手柄)、匠(塑造城郭、宫室、修筑水利设施)、车(制作大车、农具)、梓(制作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金属工艺6个工种:筑(制作书刀)、冶(制作箭镞、戈、戟)、凫(铸造钟、乐器)、栗(铸造量器)、段(制作金属农具)、桃(铸造剑),皮革工艺5个工种:函(制作护身披甲)、鲍(鞣制皮革)、辑(制作鼓)、韦(制作祭服蔽膝之衣)、裘(制作皮衣),绘画染织工艺5个工种:画(绘或绣制五彩文饰)、缋(同画)、钟(染治羽毛)、筐(染织布帛)、幌(练丝、练帛),玉器工艺5个工种:玉(琢磨礼用玉器)、榔(制作梳子)、雕(制作骨质用器)、矢(制作箭)、磬(制作石质打击乐器),制陶工艺2个工种:陶(制作饮食用陶器)、?耄ㄖ谱魇⒆笆澄镉锰掌鳎?。以上6种技术门类、30余项工种几乎涵盖了国内古时候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
用现代的学术名字,把《考工记》称之为“古时候的《材料工艺学》”是适合的。由于从材料学看,古时候大家对大自然中原材料的充分借助,对加工制作技术的学会与在生产模式的精细化、标准化和加工工艺规范的拟定上.不只表现出形象思维方面的伟大建树,而且在理性思维方面也有不凡的智慧。这类工艺在当时世界材料加工业中都是一流的,所以千百年来让人们沿用不衰。因此可以说《考工记》是国内古时候一部工程技术常识的总汇。
3、《考工记》对科技档案的贡献
从档案学角度来看,称《考工记》为国内历史上最早的手工业科技档案是恰到好处的。由于其既是科技档案类型之一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档案,又是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的集中体现。后人研究中国古时候科技史,无不先从其人手。正如有学者所说,“目前大家要想打开先秦科技的门户,知道东方巨龙腾飞的历史背景,进而把握中国古时候科技收获的来龙去脉,《考工记》就是一本相当适合的‘指南’”。可以从科技档案三大功能理论探讨《考工记》对国内科技档案的贡献。
一是常识储备和依据凭证功能。《考工记》作为中国现在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科技文献,从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等方面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营建规范,标志着中国古时候手工业科技档案进入了记录详细、管理健全、规范规范的年代。这类档案的学术价值,使大家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人手,深入、具体地解剖中国古时候手工业的进步实态,探讨中国古时候手工业管理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考工记》是国内手工业技术的唯一专著,为手工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最早的科研和设计规范。作为一种指导性工具书,《考工记》对后世的工业设计有着尤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后人进行对外科技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常识储备和充分的谈判依据。 二是情报功能。《考工记》作为古时候手工业档案,是珍贵的科技资源,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促进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有着要紧的现实用途和历史价值。在古时候社会,手工业档案是大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进步的要紧科技资源。而对于现代,手工业档案直接记录和保存了国内古时候手工业技术的原始信息,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着要紧的情价格值。一位系统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过去说过,“假如没中国等文明区的科学注入,近代科学及工业革命便无从谈起。”由此而知,《考工记》对中国乃至世界工业革命的贡献巨大。
另外,《考工记》的出现,还为国内古时候很多科技巨著的诞生和文化传播提供了要紧参考,对后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管子》《齐民要术》等,特别是《管子》,深受《考工记》的影响,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管理、哲学、科技等很多范围,成为历史上一部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
三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功能。《考工记》作为中国古时候唯一一部手工业科技档案,具备潜在的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充分挖掘全方位借助,可使其经济技术价值得到愈加充分的体现。很多档案界的有识之士都用“铁皮柜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来生动、形象地比喻档案的经济价值。它蕴涵的丰富经济信息,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沿革、经济进步、产业兴衰、企业存亡与当地的风貌变化,可为投资者提供愈加理性的参考和借鉴用途。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复原、改进和革新,使工艺设计者在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上可以古为今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提升商品经济效益。
早在20世纪80年代,典籍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对《考工记》进行过精辟的总结,觉得其较全方位地反映了一个年代的智慧和经验;明确了“创物”与“造物”的关系,对工艺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并为工艺规定了设计和制作的原则;体现了美学原则及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是古时候科技收获的记录、工艺技术的综合运用等等。总之,《考工记》体现着国内古时候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创造精神。《考工记》是国内手工业科技档案史上最早、最真实的记录,是勤劳、智慧的古时候齐地科学工匠们在海、岱之间这块漂亮、富饶的土地上所创造的灿烂而辉煌的科技。这类科技推进了当时齐地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其中很多的科技思想不只为古时候科技进步提供了有效的示范,同时也为国内科技的将来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要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