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7)06-0229-02
音乐是一门表达人内在情愫的学科,是一种包括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是小学基础教学的要紧组成部分,在多样化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愈加广泛,思维方法也愈加多变,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课标的需要了。古典诗词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诗词意境之美也包括着丰富的音乐元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加入诗词元素也不失为一种行之好办法。
1 诗词意境之美与音乐教学的重要程度
1.1 情景交融,情韵悠扬
古典诗词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就是意境美,若意境不美,其它方面再好,也不会给人真的的美感。国内文学史上出色的诗词歌赋,都非常讲究意境,作者作诗作词总是都是借着描述身边的事物来表达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悟,从而达到意与境的结合,也会让读者感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生出不同的情绪,去感受诗词意境之美。情随境生,但情也总是是先有些,隐藏得深而已,当接触到外景时,就会有感而发,借境来表达心中的意。
1.2 艺术之美,教学之重
德智体美全方位进步是九年制义务教学阶段的需要,音乐教育也是其中要紧的组成部分。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高水平优质的新世纪人才,音乐教育必不可少。音乐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旦过去说过:“想象力比常识更要紧。”儿童的天性就是想象,在没任何重压的情况下,总是能跟伴随音乐去想象,想象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件美好的事物。音乐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音乐是一种艺术,在不同时期去聆听总是能有不一样的情感,音乐源自生活,它可以通过与生活活历程的碰撞,叫人去理解作品,与作品的情感达成共鸣。但只有学生对音乐有兴趣,才能让学生去主动去探索音乐的情感,这就让音乐的教学方法选择变得愈加要紧。
2 音乐教学融入古诗词的依据
2.1 诗乐一体,浑然天成
在现代,大家仍然可以从音乐家的口中得知,音乐作品的由来具体来讲是诗歌,国内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以乐而唱的。《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黑格尔也说:“音乐与诗有最密切的联系,由于他们都用了同一种感性的材料,即声音。”可见在诗与乐的关系认识上,中西方的学者是达成协议的,诗与乐的渊源已久,从诞生之日就紧密联系在一块,是有血缘关系的。在汉武帝时期采集各地歌谣的官署“乐府”,“乐府”的职能就是为诗歌制谱,乐府诗配乐而唱与目前为歌词谱曲而唱是一样的。伴随历史的不断变迁,诗与乐也一直相辅相成的进步着。
2.2 文化冲击,现实之需
伴随多样化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非常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了,且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也不可以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力、想象力地学习,将古典诗词融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课堂变得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将古典诗词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与音乐的韵律美巧妙的结合起来,不只能让课堂变得多样化,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古诗词元素的具体做法
3.1 潜移默化,渗透诗词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最直接地感染人心,它是大家表达内心情感最淋漓尽致的方法。但在小学阶段音乐作品都是通过老师的语言表达教授给学生的,教师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就是教学语言,古时候诗词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提炼,其诗词的意境不只能帮助老师理解作品,也能帮助学生去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教师在音乐课之前,选择与所要教授的音乐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熟知,在教授音乐时让学生联想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去理解音乐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
比如,小学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这是一首有着蒙古风味的儿歌,我在新课引入时向学生介绍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初步知道蒙古人民的生活,领略草原风情,赏析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随后引入《七绝?咏草原》这首赞美草原的古诗,先让学生读这首古诗,然后谈谈心目中草原的样子,再让学生回答,想象自己心目中的草原,从这首诗的意境中第三去感受祖国的草原的美好。在潜移默化中让古诗词元素融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同学们更深刻的认知到音乐的魔力,也让音乐课堂教学获得了好的成效。
3.2 以画传意,动画展示
小学生对所有事物都感到新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主要源于兴趣,他们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也困难集中,所以在在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激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生大多都是喜欢看动画片的,在教学中假如通过古诗词的动画展示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引出音乐教学,相信可以给学生带来诗情画意般的感受,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的音乐公开课上,我就用了这种方法,使公开课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公开课所要教的音乐是《好娃娃》这首儿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爸爸妈妈为大家的付出,我使用了《游子吟》这首古诗的动画来展示,在观看动画时就向学生讲述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可以领会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愈加容易的教授《好娃娃》这首歌曲,做到了以画传意,让身在其中的学生们真的的领会到了诗与乐所要表达出的情感。
3.3 为诗配乐,韵律之美
音乐的韵律之美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同身受,小学生虽然还不懂更深层次的音律,但其简单的韵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师可以为与教授音乐有关的古诗词谱上简单的曲。小学生可以听懂诗词的韵律时就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某教师就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不只在教学上获得好的反应,也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小学音乐教学的观摩活动,其中有一个老师就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不只在教学上获得好的反应,也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在教授《大家的田野》这首歌时,第一通过《江南春》这首古诗让同学们憧憬大自然的美景,江南一直都是漂亮、壮观与富饶的象征,与《大家的田野》这首歌恰好交相呼应,随后我为《江南春》这首古诗进行了简单的谱曲,让学生可以吟唱。最后让学生学习《大家的田野》这首歌的办法,以优美柔和抒情的声音演唱。
4 结语
文学与音乐的完美交织,古诗词与音乐有着深厚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合的古诗词,可以让音乐与诗词更好的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使学生对音乐维持浓厚的兴趣。但老师在选取古诗词时应该注意选择与音乐适合的,要了解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元素不仅仅是为了让形式新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的韵律之美。
国内文学历史长河中有许很多多出色的作品,古典诗词就是其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在五千多年历史的熏陶下,一大量的诗词、歌曲孕育而生,每一个人对理解其所表达的意境,总是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又与音乐完美交织,看上去相得益彰,正是这种情感与美的结合,让学生不只获得了好的情感教育,也获得了感知音乐美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古诗词含蓄而隽永的意境,带给大家的是亘古不变的感动;音乐则表述着人刚开始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与大家的灵魂相互碰撞;让古诗词元素走进音乐教学课堂,不只能让音乐课堂教学愈加新颖,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在动人的韵律里轻松领悟古诗词的魔力,让中国这古老的文学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