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化学主要要点

点击数:720 | 发布时间:2025-01-21 | 来源:www.grq6.com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瞰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线,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之间找到你真的的地方。不需要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化学主要要点》期望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化学反应的速率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降低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计算公式:v==

    ①单位:mol/或mol/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要紧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

    ⑤其它原因:如光、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况、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况的特点: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况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况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况时,各组分的浓度维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维持肯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打造新的平衡。

    判断化学平衡状况的标志:

    ①VA=VA或nA=nA

    ②各组分浓度维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用颜色不变判断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水平不变

    有机物的定义

    1、概念: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2、特质:①类型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

    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备相同的分子式,但具备不同结构式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借助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O→CH3CH2OH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

    电能

    火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洗、高效

    2、原电池原理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活泼性不一样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名字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水平降低。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水平增加。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办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氧化物等作正极。

    ②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种类: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一般是电极本身消耗,水平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随着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办法:

    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办法总结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