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一直都是比较难的一项课程,为了更高效学习数学,应该学会更多的数学常识。下面是智学网大伙收拾的《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1.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一
行列式运算法则
1、三角形行列式的值,等于对角线元素的乘积。计算时,一般需要多次运算来把行列式转换为上三角型或下三角型。
2、交换行列式中的两行,行列式变号。
3、行列式中某行的公因子,可以提出放到行列式以外。
4、行列式的某行乘以a,加到另外一行,行列式不变,常用于消去某些元素。
5、若行列式中,两行完全一样,则行列式为0;可以推论,假如两行成比率,行列式为0。
6、行列式展开:行列式的值,等于其中某一行的每一个元素与其代数余子式乘积的和;但如果是另一行的元素与本行的代数余子式乘积求和,则其和为0。
7、在求解代数余子式有关问题时,可以对行列式进行值替代。
8、克拉默法则:借助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求解方程。
9、齐次线性方程组:在线性方程组等式右边的常数项全部为0时,该方程组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不然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齐次线性方程组肯定有零解,但可能没有非零解。当D=0时,有非零解;当D!=0时,方程组无非零解。
2.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二
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S=a2/2,S=ch/2=c2/4。
若假设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分别为a,b,底为c,则可得其面积:S=ab/2。
且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底边c上的高h=c/2,则三角面积可表示为:S=ch/2=c2/4。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备所有三角形的性质:稳定性,两直角边相等直角边夹一直角锐角45°,斜边上中线角平分线垂线三线合一。
3.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三
复合函数概念域
若函数y=f的概念域是B,u=g的概念域是A,则复合函数y=f[g]的概念域是D={x|x∈A,且g∈B}综合考虑各部分的x的取值范围,取他们的交集。
求函数的概念域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当为整式或奇次根式时,R的值域;
⑵当为偶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不小于0;
⑶当为分式时,分母不为0;当分母是偶次根式时,被开方数大于0;
⑷当为指数式时,对零指数幂或负整数指数幂,底不为0。
⑸当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它的概念域应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即求各部分概念域集合的交集。
⑹分段函数的概念域是各段上自变量的取值集合的并集。
⑺由实质问题打造的函数,除去要考虑使分析式有意义外,还要考虑实质意义对自变量的需要
⑻对于含参数字母的函数,求概念域时一般要对字母的取值状况进行分类讨论,并应该注意函数的概念域为非空集合。
⑼对数函数的真数需要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⑽三角函数中的切割函数应该注意对角变量的限制。
4.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四
1、不等式的概念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常见存在的,大家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类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概念的,有a-baa-b=0a-ba0,则有a/baa/b=1a/ba
3、不等式的性质
对称性:ab
传递性:ab,ba
可加性:aa+cb+c,ab,ca+c
可乘性:ab,cacb0,c0bd;
可乘方:a0bn可开方:a0
注意:
一个方法
作差法变形的方法:作差法中变形是重点,常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种办法
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的式,再借助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后借助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的式的范围
5.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五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概念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
俯瞰图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瞰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征:
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每个面的面积的和。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6.高三必学二数学要点整理 篇六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公式1、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公式2、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公式3、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公式4、
借助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公式5、
借助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α
cosplay=cosplayα
tan=-tanα
cot=-cotα
公式6、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
sin=-cosplayα
cosplay=-sinα
tan=cotα
cot=tan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