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会计规范与会计管理模式

点击数:516 | 发布时间:2024-12-12 | 来源:www.dyhlhr.com

    现代企业会计规范是企业财务管理建设中的要紧项目,也是打造现代企业的要紧条件和保障。在新年代的引领下,现代企业需要看重会计规范和会计管理模式,只有如此企业的进步才能达到基本型的保证。本文研究现代企业会计规范和会计管理模式,作为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联系实质发挥理论联系时间的成效,采取分类法和综合法,最后对比出现代企业合适的会计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 会计规范 管理模式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打造现代企业规范是进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势必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在打造好现代企业规范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健全会计管理模式,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1]

    1、现代企业会计规范探析

    2006年2月1 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含《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基本准则和16项原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2项具体准则。新具领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鼓励其他企业实行。实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实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规范》和《金融企业会计规范》。

    (一)现代企业会计规范体现的原则

    (1)稳健性原则

    《企业会计规范》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所规定的会计要点概念,对会计要点的确认和计量做了具体明确的说明,体现了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2]现在,会计信息失真是国内经济日常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企业存在着资产不实、收益不真实的现象。比如,在行业会计规范下,因为坏账提取比率较低,导致很多呆、坏账长期挂账,导致企业资产不实,妨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企业会计规范》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点概念,不符合会计要点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从规范上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体现了稳健性原则。[3]

    (2)一致性

    就现在国内会计实务来讲,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还没形成,企业会计职员尚不习惯于自己设计会计规范。《企业会计规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与会计准则合适套的会计规范,推荐会计科目,讲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用法,交代会计程序,提供主要经济事情分录范例,有益于企业更好地运用会计准则,提升会计效率,加大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管,还是有必要的。[4]

    (3)统一性原则

    《企业会计规范》是企业会计核算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其运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组成,打破了行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界限,解决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不一样的会计规范,而不一样的会计规范所使用的会计政策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行业内各企业之间信息不可比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既有国有企业,又有外商投资企业,也有股份公司的集团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统一会计政策时所遇见的具体困难,克服了现行的分行业会计规范不可以将所有些新兴行业和企业种类涵盖进来的弊病。

    (4)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会计规范》既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政策的采纳、会计要点的概念、计量标准等一般会计核算问题,又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办法、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办法等具体核算办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5]分行业会计规范对会计核算只规定了普通的账务处置原则,操作性不强,导致了会计规范不可以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问题的出现。会计规范就是要满足有关各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会计职员觉得,会计规范拟定得越详细越好,以便使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有据可依,同时也使审计、税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在检查时有据可依,《企业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可能。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部分特征探析

    (1)可操作性

    以前,大家对已颁布的会计准则的批评之一,是其缺少可操作性,令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职员在具体运用时感觉无所适从。目前,这种局面得到了改变,新会计准则体系不只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了普通的原则指导,而且对怎么样运用会计准则提供了操作指南。[6]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应用指南以会计职员喜闻乐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形式对怎么样运用会计准则做出了规范,防止了会计职员在具体运用时出现无所适从的状况,防止了在推行新会计准则体系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2)层次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具备明显的层次性。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拟定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不能违反基本准则的需要。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依据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拟定的对各类企业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应用指南是依据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拟定的、指导企业进行会计实务的操作指南。

    (3)动态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7]当实务中出现更科学的会计处置办法时.可以对应用指南进行修订,使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体现实务出现的新的、更科学的会计处置办法。在出现新的经济业务时,一旦条件成熟,也可以拟定新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规范,将这类规范加入到具体准则的行列,使之成为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是基本准则,也可以参考经济的进步和其他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改。所与以新会计准则体系具备动态性。

    2、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职员等进行组织管理的方法,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8]打造何种会计管理模式,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在自由角逐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管理模式倾向于较为松散的“协会型”即以会计职业团体为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而在计划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则倾向于相对集中的“政府型”,即以国家政府机关为主要管理部门。

    会计管理模式从一定量上讲是会计模式的外在表现和直观反映。依据国内现在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需要,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应该采取“政府型”,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具体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可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