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化自信

点击数:339 | 发布时间:2025-05-25 | 来源:www.telpuan.com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是国家达成兴旺发达的科学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中国梦提供了原动力。同样的,会计文化自信为会计事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1、会计文化定义的提出

    会计文化的定义最早于1986年美国会计掌握年会上提出,后来渐渐拓展到比利时、日本等多个国家,1990年国内会计界开始对于会计文化展开研究探讨。比如刘春丽(1990)对会计文化给出初步概念:会计学科进步的思想史及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职员所具备的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同时期刘开瑞(1990)也对会计文化作出了十分经典的讲解: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它由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规范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现在学术界对于会计文化的概念相对统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有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实践中形成的与会计有关的意识形态与相应的规范、手段、规则等。

    2、??计文化自信缺失实乃谬论

    常见觉得,中国近代会计始于清代末期,也就是鸦片战争将来,西式复式记账法从日本传入中国,诸如蔡锡勇的《连环帐谱》、谢霖孟森的《银行簿记学》在当时都对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正是因为当时这种西学东进的时尚与后来的五四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20世纪50年代对于苏联社会主义会计规范的学习、80年代改革开放对于西方会计全方位引进学习使得近代以来国内会计文化进步紧急滞后,这也致使了中国会计文化自信的缺失。直到目前,国际上仍有不少声音觉得中国一昧借鉴海外的会计规范理论,并没形成自己特有些会计文化。

    其实不然,中国在历史上很久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而倚赖于社会经济进步的会计,也曾获得过瞩目的辉煌。事实上在人类文明进步演进的漫长旅程中,中国会计因其完备的规范设计、超卓的思想识见、长期领先的专业技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独树一帜,对世界特别是周围国家会计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唯一具备写作通史资格的人类会计文明。

    3、五千年华夏文明是会计文化自信之基础

    (一)原始社会时期

    资料表明,国内早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人类会计行为的萌芽形态――原始计量记录法,主要包含事物记事、绘画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书符臆测等。比如,考古学家就发现旧石器中晚期的山顶洞人借助动物骨骸钻孔或刻契来记录发生的经济活动。

    (二)奴隶社会时期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产品交换的需要,催生了一系列的经济规范,在这一时期,会计的各项规范得到高速发展,比如夏朝诞生了国内政府会计的雏形;商朝十进制数字系统的创造使得对于经济活动的记录愈加广泛,此外,在商朝实物单位的应用,诸如当时的一般等价物货贝(子安贝)、商朝骨尺(一尺为16.95厘米,尺下分十寸)等,无不为会计的初步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而西周更是出现了最早的职司国家财记的独立职官系统,据《周礼》记载,西周设立司会,负责财记管理工作;设立司书,负责财记核算兼档案管理工作。而三柱结算法、入出记账法、单式收付记账法等会计核算办法也是在西周开始兴起。

    (三)封建社会时期

    其后的两千多年,即春秋战国至清末引入复式记账法(公元前770年至1905年),中国封建社会会计正式成型并趋于成熟。在这段时间,诞生了十分完备十分一流的会计体制,其会计法制、会计办法、职官设置等均有史可稽。

    1.春秋战国时期就确定了“会计”一词的命名和含义;对于会计文件、会计记录办法、会计术语、会计计算工具和计量单位都有具体的规定;形成了明确的会计核算、会计报告规范;《法经》、《秦律》等国家法典均有对财记作出的法律条文。

    2.秦汉时期会计进步的影响贯穿了其后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如在财记组织和规范方面为后世树立了模板;为中式会计办法全方位奠基(‘入’‘出’为记账符号就产生于此时);为唐宋的“四柱结算法”奠基等。

    3.唐宋时期是国内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是国内会计进步的又一要紧阶段,兴盛的货币产品经济,使得会计进一步健全。主要体目前其一,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官厅会计机构,如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会计司;其二会计办法全方位进步,四柱结算法得以运用,会计账簿的设置与分项目编制的会计报告都具备现代会计的基本轮廓;其三财经理论很大丰富,代表作有唐代的《国记簿》,宋代的《会计录》等等。

    4.元明清时期的会计规范基本承袭前面朝代,但又获得肯定的进步,主如果一些新的财记规范的确定和会计办法的一些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因为海外会计的传入和西学运动的兴起,中国会计开始走向改良道路,中式会计开始没落,但国内璀璨的会计文化很久都领先与世界其他国家,这正是中国会计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并不可以由于现代采取西式会计而抛弃,甚至对于会计文化妄自菲薄。

    4、中国传统文化是会计文化自信之根本

    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影响着大家的平时行为中。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会计文化和其他国家的会计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会计文化的环境是政治文化

    无论是儒家倡导的“克己复礼”、法家倡导的“圣人执要”,还是墨家忧世风日下,提出要遵道利民,最后尚同于天下的思想,都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对传统的中国会计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政治环境决定了会计的地位、性质和职能的发挥,决定着会计文化的进步方向,这类思想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传统会计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地位。 (二)传统会计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

    孔子的儒家思想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一直贯穿着国内数千年的进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伦理伦理道德问题,则贯穿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每个方面,无疑对会计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会计职员的行为一直要遭到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约,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核心思想。这主要体目前,以道德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来约束会计职员自己的行为,使得会计职员自觉地遵守有关规范。当然,这也会导致德治重于法制的现象,使得会计业务处置过程无章可循,各种规章、法律形同虚设。

    (三)传统会计文化的中心是人事文化

    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生产和进步的历史是生产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核算,然而核算不能离开会计,最后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但人事文化用途表现比较突出,主要为会计行为本身常常为了处置好人事关系不能不牺牲会计的科学性,伦理道德性。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会计文化存在其独有些特征,比如崇尚集体主义,对不确定性的避免程度较高;对会计规范和法规的实行力强,但企业因地制宜进行会计处置的空间小;更重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高度的稳健性等,?m然特定历史时期使得某些会计文化存在肯定的不科学性,但不能否认,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大家要要对中国的会计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剖析、扬弃和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更好与现代会计规范有机的结合,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会计事业服务。

    5、结束语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相连,彼此相依,中国也在世界舞台饰演着愈加要紧的角色,推进人民币入篮、创办亚投行、牵头一带一路等等。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经济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率达到30%。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要紧组成部分,可以说经济越进步,会计越要紧,经济的交融也推进了会计的改革,现在,国内会计备受国际化的重压,大家更应该坚定会计文化自信,学会会计话语权,作规则的规范者。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