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推行精确扶贫的内涵
商业银行进行精确扶贫是商业银行使用多种方法为贫困人口提供精确的服务,帮助贫困人口达成脱贫致富。商业银行推行精确扶贫可以达成资金的优化配置,降低浪费,从而可以在脱贫效果更好的范围借助更多的资金。商业银行在拓展精确扶贫的过程中,要重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断革新扶贫模式,更新金融商品,进行精确对接,把资金政策与具体的推行手段精确地配置到贫困对象上,有效发挥金筹资金的杠杆效应,进而达成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2、金融扶贫应当坚持的原则
金融扶贫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开发扶贫,开发扶贫指的是否单纯地给予,而是意在通过此种给予,贫困群体、贫困人口可以达成自己在商业上的可持续性,达成良性循环。二是精确扶贫,精确扶贫是金融扶贫的基本需要。在金融扶贫工作中,核心及重点是要在“精确”上下功夫,达成精确对接金融的需要、精确强化管理方法、精确健全支持手段,使金筹资源可以更好地汇集贫困人口[1]。三是开放扶贫,其特征是政策的开放性、革新的开放性及组织的开放性。特别是革新的开放性,具体指互联金融、移动支付体系等革新平台在农村区域具备的商业价值。
3、对于拓展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重视推行到户精确扶贫
一是要精确选择扶贫对象。商业银行应当与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规划进行主动对接,采集、整理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依据贫困户的实质状况,确认帮扶对象与帮扶目的。重点支持建档立卡中信用条件好、偿还能力较强、具备生产意愿的贫困农户。如中原银行拟定的“上网下乡”进步策略,坚持“商品下沉、服务下沉”,主动加大对贫困区域的信贷资金投入,结合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质,因户制宜,一户一策,分类指导,落实精确扶贫手段,积极帮助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稳定脱贫。二是要精确设计到户小额贷款金融商品[2]。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区域的生产经营情况、产业特征、偿还能力,来拟定有针对性的扶贫信贷商品。着重解决好到户小额扶贫贷款的准入、期限、还款周期、抵押方法等问题,结合实质状况,可以考虑推出免抵押担保、免评级、额度与还款周期与建档立卡户生产经营实质相匹配的贷款商品。
(二)通过革新方法,确保扶贫水平
一是要革新信贷服务理念,金融机构可以为贫困区域的信贷投放的规模提供政策打折,对上报的各类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贫困区域在资产水平、收益、绩效等方面采取差异化考核方法,依据实质状况适合提升资产水平容忍度。二是革新信贷模式,譬如中原银行推进和进步的产业扶贫,通过使用“公司+农户”模式,来帮助解决“带贫企业”筹资需要与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通过运用“政府/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借款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服务模式,推行提前授信、批量扶贫开发等政策来优化贷款步骤,为贫困区域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好的信贷资金支持。三是革新抵押担保方法,通过使用扩大农村贷款的有效担保范围的方法,把农村集体土地房子产权、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用权、林权渐渐纳入到抵押范围中。另外,积极探索水域滩涂、大型农用生产设施用权等新型担保模式。
(三)提高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因为很多贫困区域基础性金融供给不足,就导致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明显。所以,金融扶贫需重视加大对贫困区域、贫困人口的基础性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度、覆盖率、可得性。第一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物理网点覆盖面,同时,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布设电子设施,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第二是使用“三农”移动金融、互连网金融等服务方法。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打造电子商务金融、网银、手机银行等金融服务平台,增加金融服务便捷度。如中原银行立足于地区贫困区域实质,以物理网点作为基础,通过借助网络技术方法,塑造了惠农业务管理云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第三方”的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了“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服务点”三位一体进步模式,另外,在兰考金融改革试验区,将惠农服务点“金融+电子商务”的功能融入到普惠金融服务站,达成“两站合一”,推进金融服务等达成“四项功能合一”。三是拓展“金融常识下乡”活动,通过在惠农服务点举办金融讲坛,加强在农村区域金融常识的宣传力度,为贫困区域群众捐赠农业、科普、创业、管理等书本和光碟,帮助贫困户提高文化水平,知道金融常识,提高农民防范风险的意识和生产经营能力。
(四)拟定贫困区域综合开发规划
一是由政府牵头,人行、农业、扶贫、财政部门及银行、证券、证券监管部门,一同拟定金融综合扶贫策略规划。二是拟定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含电力、交通、教育、通讯、水利、医疗、城市建设、住房等;拓展全方位的综合改造,资金来源以扶贫部门和财政部门向上级申报专项资金为主,同时结合开发性信贷资金配套投入[3]。如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依据河南2017年光伏扶贫工作推进策略,结合信阳扶贫、脱贫工作任务重的实质,选择光山县拓展村级扶贫电站项目试点,以最佳惠的基准利率给予政府贷款,得到光山县政府的积极响应和紧密合作。通过综合开发计划,可以有效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三是拟定有关金融配套政策。商业银行协调人民银行对贫困区域支农再贷款政策、信贷规模控制、存款筹备金、支付结算建设规范等方面拟定专门政策;商业银行协调银监部门在贫困区域金融机构监管标准拟定、金融网点建设方面,保监部门在进行贫困区域农业保险进步方面拟定专门政策,证监部门在打造贫困区域农商品期货方面,配合满足金融扶贫需要。
4、总结
综上所述,金融扶贫作为国内扶贫工作的创举,由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借助小额信贷等金融工具为贫困区域与贫困群体提供政策性、商业性及合作性金融服务,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变其生产与生活情况,最大程度达成国家扶贫工作的目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可以达成经济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好金融扶贫的机会,不断对金融扶贫模式进行探索和革新,进而达成自己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