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点击数:667 | 发布时间:2025-02-08 | 来源:www.guoxuecom.com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瞰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线,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的的地方。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三年级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欢迎阅读,祝愿天下所有些学子们都能获得的成绩!

    1.高中三年级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1、西方人文精神的由来

    1、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觉得“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定了人的价值。

    2、苏格拉底:美德即常识,认识你一个人。

    2、文静复兴和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静复兴的主要收获:但丁《神曲》,薄伽丘《10日谈》,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知识”代替“神的知识”,被叫做“人文主义之父”,着《歌集》。

    2、马丁·路德的核心倡导:信仰得救。

    3、文静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意思:一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3、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看法

    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XXXX,倡导天分人权、三权分立。

    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XXXX,倡导天分人权、自由平等。

    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XXXX,倡导天分人权,倡导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康德:主张思想自由。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维护人的权利。

    3、启蒙运动的社会干扰: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打造、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高中三年级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1、夏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2、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缘由:生产力的进步;战争频繁;致土地出售;劳动力流失。

    3、土地私有制

    确立标志:进行了税制改革,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些合法性。商鞅变法后,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均田制”

    4、演变:土地兼并

    缘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经济的进步。

    风险:影响国家赋税,致使社会阶级矛盾。

    “重农抑商”政策

    缘由:①劳动力缺少,致使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②影响农业生产;③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进步经历: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2、西汉时期: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影响:1、积极性:①促进农业进步,确保国家赋税。

    ②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2、消极性:①抑制了工商业的进步。

    ②妨碍资本主义萌发进步和社会进步。·“海禁”与“闭关锁国”

    前者直接缘由:担忧XX海上的敌对权势勾结倭寇。

    后者直接缘由:为了应对东南沿海的抗清战争。

    二者根本缘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高中三年级历史必学一要点汇总


    西汉

    七国之乱

    1、缘由:①历史缘由: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②直接缘由: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倡导消减封国

    2、过程: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同意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大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手段:

    ①建中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渐渐成为实行机构“外朝”。)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