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专题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点击数:328 | 发布时间:2025-01-18 | 来源:www.autombls.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专题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高中二年级历史专题三单元测试
    1、选择题
    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哪个在什么书中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干《资政新篇》
    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魏源C.洪仁干D.姚莹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主如果由于
    A.沿用传统的封建生产管理方法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
    A.需不需要反对外来侵略 B.需不需要维护清朝统治
    C.需不需要师夷之长技 D.需不需要镇压太平天国
    6.历的重大社会改革,总是需要以思想解放为首要条件。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常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7.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 B.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新年轻人》在上海创刊B.1915年《年轻人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2024年,《新年轻人》迁到北京 D.192024年,《年轻人杂志》迁到北京
    9.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提出“*孔家店”的口号,是由于
    A.思想和文化多元进步的需要
    B.儒家思想事实上是君主专制规范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C.儒家思想日趋反动
    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进步的需要
    10.“大家目前觉得,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所有的黑暗。”此话源于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1.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用途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12.近代,对儒家思想冲击大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民主共和国策略的设计师是
    A.严复B.孙中山C.康有为D.梁启超
    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质相结合的第历史性的理论成就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16.中共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要表目前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打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达成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打造了公有制
    17.新文化运动后期,过去同意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分子不包含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18.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我之节烈观》
    C.《文学革命论》 D.《文学改良刍议》
    1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的常识分子遭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有哪些用途
    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用途
    C.为中共的成立筹备了组织基础
    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
    2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完全不同,导致这种不一样的本质上的一同缘由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有进步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进步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2、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结合所学常识,判断材料1、二两则上书源于哪个手?作者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需要? 新 课标 第 一网
    以作者为核心的政治派别为了宣传我们的政治倡导与反对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常识剖析,作者的政治思想有哪些特征?应怎么样认识?

    22.概括指出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征及缘由。
    高中二年级历史专题三单元测试
    答案
    1、选择题
    1.A 2.A 3. B 4. D 5. C 6. A 7.A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B 14.B 15. A 16. A 17. D 18. A 19. C 20. A
    2、非选择题
    21.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紧急。需要实行维新变法,进步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主要内容:需不需要维新变法;需不需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需不需要废八股、倡导西学、改革教育规范等。影响:是第思想解放运动。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需要救亡图存,进步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保守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减轻变法阻力,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特征:①康有为等维新派觉得孔子是托古改制、倡导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②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缘由:①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降低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历程有关。②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借助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时尚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历程有关。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