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点击数:327 | 发布时间:2025-01-02 | 来源:www.nianggan.com

    海德格尔说,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而释放出来,达到它纯粹的自立。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某种不重要的东西,他就像一条为了作品的产生而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大家一般觉得,作品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先有作家后又作品。但在这里,作家处于被动的地位,重点原因在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家。作品虽然是由作家创作的,但作品并不依靠于作家而存在,作品以作品本身而存在。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点就是打造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它们是休戚有关的,处于作品存在的统一体中。作品所打造的这个世界,不同于大家平时生活的现实世界。作品所打造的世界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有我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生活方法。

    关于作品打造一个世界,涉及到了怎么样打造与打造的世界本质是什么。作品在自己中开启出一个世界,并且在运作中永远守持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大家人一直隶是它。也就是说,作品打造的世界本质在于命名和决断,大家人也活在其中。在艺术作品打造的世界中,作品材料的本质显现出来。如石头在建筑作品中显现,由于建筑作品打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石头本身得到保存。在建筑作品打开的意义世界里,石头意味着硕大和沉重,建筑作品把自己置回到石头的硕大和沉重也即它的本性的命名力量之中。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显现材料的本性,作品把自己置回到万物的本性之中,如此作品才能成为作品。

    作品回归之处,作品在这种自己回归中让其出现的东西,大家曾称之为大地。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大就是物自己,作品使物自己显现,使万物各为其物。作品把大地本身挪入一个世界的打开范围中,并使之维持于其中。作品让大地是大地。也就是作品让万物以其自己方法保存在作品所打造的意义世界中。大地是本质上自行锁闭者。制造大地意思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打开范围之中,即把不可揭示性通过艺术作品揭示出来。大地意含某物自己与万物自己。只有当大地作为本质上不可展开的东西被维持和保护之际,大地才打开地澄亮了,才作为大地本身而显现出来。这里的大地本身就是指某物自己,如石头的硕大和沉重。大地上的万物,亦即大地整体本身,汇聚于一种交响齐奏之中。这里的大地整体本身指的是万物自己,也就是“生生”。大地在本质上是不可展开的。就某物自己而言,物自己的本性是不可展开的,是不可知的,揭示它的不可知性,也就是揭示了它的本性。这一本性等于中国道家的“无”、“道”。就万物自己意义上的大地而言,大地等于《周易》中的“生生”。

    大家来看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其一毂,当其无用,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用,器之用也。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海德格尔是如此用德文来表达它的:三十根辐条相遇于车毂,但正是它们之间的空处提供了这器皿的存在。墙与门窗合成了屋室,但正是它们之间的空处提供了这屋室的存在。存在者给出了可用性,非存在者则提供了存在。可以看到,“存在者”、“非存在者”与“有”、“无”与“世界”、“大地”是相通的。结合“无”、“有”与“生生”,大家可以如此来理解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大地是基础,作品打造了一个世界,大家人也生活在作品所打造的世界里并进行价值判断,作品所打造的世界遭到大地的庇护。大地整体本身是没价值判断的,命名的世界里才有。作品命名的意义世界揭示出了某物自己的本性,而这一本性又遭到万物自己的庇护。或者说,“生生”中是没价值判断的,作品命名的意义世界“有”揭示出了具体的“无”和“道”,而这具体的“无”和“道”又归于“生生”之中。

    以上大家谈的是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点即打造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下面大家来谈世界与大地的关系。世界不可以容忍任何锁闭,由于它是自行公开的东西。而大地是庇护者,它一直倾向于把世界摄入它自己并且扣留在它自己之中。世界与大地的对立是一种争执。作品打造一个世界并制造大地,同时就完成了这种争执。真理通过争执进入作品,作品提供世界与大地争执的场合。作品打造着世界并且制造着大地,作品因之是那种争执的达成过程,在这种争执中,存在者整体之无蔽状况亦即真理被争得了。真理意味着存在者之无蔽状况,各物是其所是,没让人的意志所遮蔽。作品打造了一个澄明之境,澄明之境是具体的,既是无蔽的又是遮蔽的。这意味着,只有以作品所开启的澄明之境作为依据,才能谈论存在或者没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惟当存在者进入和出离这种澄明的光亮范围之际,存在者才能作为存在者而存在。

    真理可以甚至需要以艺术的方法来发生,是由于艺术是真理发生的一种方法。此种真理之生发,大家思之为世界与大地之间的争执的达成。在这种争执的被聚合起来的动荡不安中有宁静。作品的自持就建基于此。而作品的作品原因,在于它由艺术家所赋予的被创作存在之中。如此看来,作品是自持的同时又是被创作存在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器具的制作不同,艺术作品的创作能达到自持,器具制作却不可以。这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对于存在者的解蔽,以外观的形式,使存在者进入澄明之境,作品从而也得以自持。作品的制造是在生产中发生的,这种生产自始就使得存在者以其外观而出现于其在场中。但这所有都发生在自然而然地展开的存在者中间,也即是在自然中间发生的。真理是自行设置的,创作就是自然的。这与本体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创作者没主观的目的,他对真理有所领会,他只不过把我们的领会描述出来而已,创作的来源在他创作之前,这个来源更为根本,真理借用于艺术家而达成。所以创作之本质其一是把在场者带入其外观的无蔽,其二是以真理、自然为主导,是对自然的随顺。 大家可以把创作规定为让某物出现于被生产者之中。作品之成为作品,是真理之生成和发生的一种方法。真理是自行设置入作品中的,作家是一个通道,让真理自己进入作品,创作是给真理提供了一个场地,并不是是主观随便的。真理之所以借用艺术作品来发生,是由于真理与艺术是势必的关系,真理不是艺术的功能而是艺术的本质。艺术作品是真理具体存在的突出形式,艺术的本性是要显明和突出真理。之所以有艺术是由于真理要借用于艺术作品而现身。作品带来了澄明之境,这个澄明之境是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特地性地开启一个澄明之境,没好用的目的。生产真理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商品就是艺术。

    真理在现象界显身的唯一方法就是作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中的澄明与遮蔽之间的争执,争执出一个澄明之境来。真理作为世界与大地的争执被置入作品中,当一个世界被开启出来的同时,大地也耸然突现。万物法则是被大地所赋予的,大地使万物各行其是。世界则需要从中做出决断,使某物自己得以显现。作品就是要从大地自行锁闭中开启出一个澄明之境,作品就是命名和决断,如此看来创作本身是有力的,真理是有份量的。在前面大家谈到作品是自持的同时又是被创作存在的,并且剖析了自持是什么原因。这里来谈被创作存在。作品的被创作存在的第一个本质规定性是作品中真理的架构、真理的现形,把自己设立入存在者之中。真理的形态是与众不同的、是特地被创作出来的、是通过争执而得来的。海德格尔真理观的真理是具体的、现形的,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作品的被创作存在的第二个本质规定性是在作品中被创作存在是特别地被带入创作品中而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被创作存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且是特地被当作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的,特地作为被创作存在而存在。

    艺术作品的本源,同时也就是创作者和保存者的本源,就是艺术。艺术是专门显现真理的,艺术决不是附庸。存在论思想对于大家的启发意义就是消解主体性,回到实质生活本身,不被既定的理论定义所束缚,直面真实的存活状况,在过去目前和将来的三维时间中作为此在而存在。用《海德格尔传》中对于海德格尔的评价来结束本文:他寻求的是一种有根的存活方法,但这根源不可以在任何意义上被现成规定,而肯定是“溥博渊泉,而时出之”的。他的天才和勤奋使他不被淹没,但他的思想、性格和说话方法的独特,使他与任何现存的有力者不可以长久相容。他是总在道路上的开道者,无论是惬意的还是痛苦的。海德格尔本人就是对于存在论思想最好的讲解。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