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点击数:663 | 发布时间:2024-12-01 | 来源:www.pgmkgs.com

    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对于不少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必学二的化学内容比较难学会,不少要点都比较陌生,需要花时间熟知。

    1.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一


    1、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聚丙烯中没碳碳双键,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都是取代反应。

    4、分子式为C6H12,主链碳原子数为4个的烯烃共有4种,不要忘记2–乙基–1–丁烯与_。

    5、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苯甲酸→苯甲酸钠,苯酚→苯酚钠→苯酚,苯酚与苯甲酸钠溶液分层,可以分液法离别。

    6、维勒第一个以无机物为材料合成有机物尿素,凯库勒最早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理论。

    7、取少量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一会儿,冷却后先加入_酸化后,再加入_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可知卤代烃中含有碘元素。

    8、只用碳酸氢钠溶液能辨别乙酸、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种液态物质,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溶解,苯的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9、从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出发,戊基有8种,丁基有四种,戊烯有五种。

    10、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加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新制的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

    11、符合需要的扁桃酸C6H5CH(OH)COOH同分异构体,从苯环的取代类别剖析,一类是含有HCOO–、HO–和–CH3的三取代苯,共有10个异构体;另一类是含有–OH和HCOOCH2–的二取代苯,有三种。一共有13种

    12、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C6H5O—+SO2+H2O=2C6H5OH+SO32—

    13、酒精溶液中的氢原子源于酒精和水。

    14、一分子β—月桂烯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地方异构)理论最多有4种,容易遗忘掉1,4–加成产物。

    15、CH2=CHCH3的名字是丙烯,CH3CH2CH2OH叫做1–丙醇,CH3CH2CH(CH3)OH叫做2—丁醇,CH3CHClCH3叫做2—氯丙烷

    2.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二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

    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备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一样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一样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3.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三


    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借助此反应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4.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四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办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办法总结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5.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五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原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点: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直随着着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热量变化

    6.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六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况”,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况。

    化学平衡的移动遭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原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一般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可以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平衡状况的特点: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况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况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况时,各组分的浓度维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维持肯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打造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况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维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用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水平不变(首要条件: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B可逆号zC,x+≠z)

    7.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七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缘由是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些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部分化合反应(特殊:C+CO2加热条件2CO是吸热反应)。

    容易见到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加热条件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部分分解反应如ClO3、MnO4、CaCO3的分解等。

    8.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八


    海水资源的开发借助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Na、K、Mg、Ca、S、C、F、B、Br、Sr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离别,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然后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出,用二氧化硫还原为氢溴酸,达到富集目的,然后在用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

    有关反应方程式:

    ①2NaBr+Cl2=Br2+2NaCl;

    ②Br2+SO2+2H2O=2HBr+H2SO4;

    ③2HBr+Cl2=2HCl+Br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合的氧化剂将它氧化成I2,再萃取出来。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实验办法:

    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

    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

    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2I-+H2O2+2H+=I2+2H2O

    9.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九


    日常两种容易见到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备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酸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2+H2O+CO2↑

    酯化反应醇与酸用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0.化学高中一年级必学二要点汇总 篇十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办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可以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种类: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一般是电极本身消耗,水平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随着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