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一年级政治说课稿之国民收入的分配》,供大伙学习参考!
1、教程剖析
1、 教程地位和用途
本框内容是在说明了国内经济结构将来,就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进行论述,说明正确处置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协调进步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参与社会商品分配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也为后文理解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金融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要紧渠道奠定基础,是开启《财政和金融》一章的钥匙。 2、教学目的:
常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意思及相互关系,明确国民收入经分配后,终形成了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消费的辨证关系与处置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能力方面:通过对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剖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看法看问题,反对只抓一点而不考虑其它,提升学生全方位认识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实事求是,所有从实质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获得成功的秘籍。通过对从实质出发来分配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3、教学重点和难题
教学重点: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由于在有的人觉得,怎么样处置积累资金与消费的关系,是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国家决策部门的事,与学生自己关系不大。假如认识不清,很多学生容易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高的期望值,甚至不择方法地追求所谓的高消费。 教学难题:积累资金和消费基金比率需要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率相适应。由于假如搞不了解这个问题,不少学生总是觉得国民收入如何分配是由国家领导人个人主观决定的。认识不到这种分配并不可以凭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需要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
2、教学构思及教程处置
依据以上的剖析,使用了60年代的票据、今年国庆图片、三大产业数据、《孙子兵法》中的蓄势等资料,通过“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落实各项教学目的。
3、教学办法
使用多媒体形式,通过从事例出发引出问题、对比、引导、启发的教学办法,使得学生可以积极考虑、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总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主体与主导相结合。 4、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讨论中掌握辨证的、全方位的剖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5、教学过程
根据教程的安排和特征,结合学生的实质水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图片导入
播映国内60年代用的粮票和布票,与2025年十一国庆节日照片问:从凭票购物到目前的景象说明了什么?新课教学
1、 说明定义
问: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讲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涵义。材料:中国地图、65—95每隔十年的三大产业增加值问:①外国人投资的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是不是计算在内? ②国内公民投资海外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是不是计算在内? ③65、75、85、95四个时期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有什么明显变化?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国内三大产业增加值的不断提高。导出:通过家庭收入的说法导出国民收入。
2、 知道入门知识
学生看书知道国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并讨论回答,将提升劳动生产率做为根本渠道是什么原因;积累和消成本途使用表格填空的形式完成教学;以两人分蛋糕的这种此长彼消的关系来讲解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 突出重点、突破难题
努力进步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在此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大。以上面对“两人分蛋糕的关系”剖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样才能使两者所占份额都有所增长?积累资金和消费基金比率,需要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比率相适应。 在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怎么样切好蛋糕。算一算:假定钢材1000元1吨,市场上目前有100吨,那样应投入钢材市场的资金是多少?假如多投1倍或少投1倍会如何?通过三种状况的计算及致使的后果使学生认识到积累资金的分配并非主观决定的,而是与现实的生产资料增长相适应,假如不相适应就会妨碍扩大再生产,导致紧急后果。问:有人说,为了使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赶上发达国家,就需要大幅度地增加薪资收入。假如说国内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薪资增长的速度的话,那会如何?通过讨论回答使学生了解消费基金的增长也要与消费资料的增长相一致。确定适度的积累率材料:《孙子兵法》中提到的:蓄势通过蓄势指出,积累就好比蓄势,虽然开始难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产生来势汹汹的力量;同时指出积累并不意味抑制消费,要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握积累率的高限和低限。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国民收入的分配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1、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2、国民收入3、国民收入的增长 提升劳动生产率,使按实物计算的国民收入量得到增加 增加投入劳动量,使国民收入量相应得到增加 节省生产资料,使按价值计算的国民收入量相对得到增加2、积累和消费1、积累和消费的作用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对立统一3、正确处置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努力进步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在此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积累资金和消费基金的比率,需要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率相适应 确定适度的积累率训练设计:深化教学内容
说一说: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这只母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讲,可有三条消费策略:1、坚持一天吃一个鸡蛋。2、终于有一天,主人一狠心,把鸡杀了吃掉。3、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假如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些日子,主人一天可以吃5个鸡蛋,遇见重要的日子还可以杀公鸡来改变一下生活……假如主人如此坚持下去,那样其消费水平便会不断提升,积累也会愈加容易。问:这一“吃蛋原理”反映了什么道理?其中的三条消费策略如何?在实践中有什么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