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政治国家财政说课稿范本

点击数:735 | 发布时间:2025-06-11 | 来源:www.xubo11.com

    1、教程剖析
    教程地位与用途
    《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由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本框在整个教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有哪些用途,具备不容忽略的要紧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学情剖析
    有关财政范围常识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讲是较陌生的,平时日常是较少关注的。另外,财政常识是较为宏观的常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常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本人依据以上新课标、本课的地位及学情,结合高中一年级学生实质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的: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常识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入支出的意思,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原因及财政的巨大用途。
    能力目的: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用途,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难题及其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原因
    重点的依据:只有学会了这点,才能理解和学会财政及为将来《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题:财政有哪些用途
    难题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何可以发挥如此有哪些用途,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要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2、教法、学法剖析:
    大家都了解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要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我计划:在教法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用途,让学生真的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基于本框题的特征,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学生辩论、分组讨论、事例剖析、活动探究法等教学办法。
    在学法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同意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掌握”向“会学”转变,成为真的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办法:考虑评价法、剖析总结法、自主探究法、总结深思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剖析:
    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平凡的2025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引导学生得出这类投资都是源自国家财政的结论,从而引入新课。
    回首过去的2025年,它带给了大家无限的感伤和无限的快乐,在这一年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叫人很难忘怀,不知在咱们同学的心目中,08年的什么事情叫你到今天仍记忆犹新呢?
    多媒体展示:
    ①08年雨雪冰冻灾害,国家投入抗灾重建资金360亿元
    ②国家抗震救灾总投资644.1亿元,09年在投入1000亿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③神七研制总投资300多亿元
    ④奥运场馆总造价为205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总投资4500多亿元
    ⑤为应付金融危机,国家计划总投资达40000亿元
    问题:国家投入的很多的资金从哪儿来的?从而引入国家财政的话题。
    新课探究:
    活动1、
    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迅速阅读课本64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国家财政?
    ②财政的目的是什么?
    ③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在学生对财政有了比较详细的认知后,我通过一段xx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财政汇报材料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理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意思便呼之欲出。
    活动2、
    2025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25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25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①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61316.9与数字62427.03说明的是国内的怎么回事?而数字65720和数字7.6万亿又说明国内的怎么回事?
    ②材料中数字61316.9和数字65720一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62427.03和数字7.6万亿一同代表的是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得出结论:说明的分别是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并由学生找出含义
    通过第二个问题,得出结论:一同代表的分别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然后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它们的意思,完成概念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数字,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形象直观,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效。
    在概念教学完成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剖析08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状况,从而引入财政收入支出关系的教学。活动3、
    通过小组讨论,正确得出财政收入支出关系:①支出>收入→财政赤字②收入>支出→财政盈余③财政收入支出平衡
    然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论题为:财政出现赤字怎么样?辩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指出怎么样正确的看待财政赤字。
    在学生充分知道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后,引导学生剖析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分类
    活动4、
    情境剖析: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计划从那几个方面获得收入?你又怎么样分配这类收入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上台进行自我演讲。得出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分类,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后的总结,得出结论。
    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08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结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在对财政的来源和支出分类做到详细的认知后,我会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财政有哪些用途
    活动5、
    在这个板块中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三段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剖析出财政的三个主要有哪些用途。
    材料1、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让所有些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大家肯定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2025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是536亿元,全国免除去西部区域和部分中部区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2025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常见减轻经济负担。
    2025年:国内从2025年秋天起全方位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进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除此之外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的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规范不断完善,家用电器下乡,种粮补贴等惠民活动火热进行中。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有哪些用途?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变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材料2、南水北调总投资343多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339多亿元
    西电东送总投资700多亿元,西气东输总投资940多亿元
    这类都是基础建设行业,利国利民,但却存在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收益不高的特征
    探究问题:这种项目个人愿不想去投资?没人投资行不可以?国家的投资说明财政有哪些用途?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哪些用途
    材料3、现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显现,为此国家拿出4万亿的财政支出,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的需要,维持国内经济的良性进步。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那些问题?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备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有哪些用途
    4、课堂小结和反馈训练:
    在课堂小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说出本节课的收成,做到自我的深思和总结,如此可以把课堂传授的常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质日常的应用,并且渐渐地培养学生具备好的个性。
    反馈训练:
    1、在国内财政收入的形式中
    A、收益收入是所有企业税后收益中按规定交给国家的部分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稳定靠谱的形式
    C、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的形式从海外获得的。
    D、收益收入是财政收入中征收面广、稳定靠谱的形式。
    2、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原因是
    A、税、利、债、费 B、国家政治权力
    C、国家的分配政策 D、经济进步水平
    3、财政赤字意味着
    A、财政资金没得到有效的运用 B、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C、财政支出主要依赖借债来保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国家财政收入计划未能完成。
    5、板书设计
    含义 目的 本质
    国家财政 财政有哪些用途
    达成 形式 分 类
    国家预算 财政收入 主要来源
    国家决算 财政支出 支出分类
    支出>收入 财政收入支出关系 收入>支出
    财政赤字 收入支出平衡 财政盈余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