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政治必学二要点复习

点击数:676 | 发布时间:2025-03-12 | 来源:www.aep9.com

    生活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可以领悟生活非凡的真谛,才可以达成自我无限的超越,才可以创造魔力永恒的价值。以下是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收拾的《高中一年级政治必学二要点复习》,期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深入进步;

    (2)和平与进步成为年代主题;

    (3)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4)目前国际角逐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目前世界有什么力量中心?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1)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超级大国地位;(2)欧盟:想让我们的实力更强;

    (3)俄罗斯:想让我们的实力更强;(4)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

    (5)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

    (6)广大进步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的要紧力量;是推进打造公正、适当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国内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3.世界多极化

    (1)产生缘由:

    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②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历程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进步。

    (2)世界多极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有什么特征: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世界多极化的进步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①是年代进步的需要;②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③有益于世界和平与进步。

    (5)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是: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4.目前国际角逐的内容(表现)、实质和需要分别是什么?

    (1)内容(表现):经济角逐、文化角逐、军备角逐、人才角逐、科技角逐等。

    (2)实质:目前国际角逐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目前国际角逐给世界各国提出了什么需要?

    ①以进步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策略重点;

    ②努力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注意:综合国力

    A含义:是一个国家存活和进步所拥有些各方面的力量的总和。

    B构成/内容:

    ①物质力量,如经济、科技和国防力量等,这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软实力;

    ③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5.中国应当怎么样应付世界多极化与国际角逐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国内应该怎么样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国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什么?

    (1)以进步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策略重点,积极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进步策略”;

    (2)大家必须要抓住和合理的利用要紧策略机会期,加快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方位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国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4)落实科学进步观,达成跨越式进步,进步才是硬道理。

    1.几个应该注意的细节常识:

    (1)在国内主要流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教五大宗教。其中道教是国内的当地宗教,佛教传入国内时间最长。

    (2)宗教是一种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宗教是一种有神论。(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

    (3)社会主义社会里还会存在宗教吗?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存在宗教。②国内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③国内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率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

    2.国内的宗教政策包含什么基本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①内涵:公民有信不信教的自由,信哪种宗教的自由,信什么教派的自由,什么时间信教的自由。

    ②内容:包含两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这是一项全方位、完整的政策。

    ③地位: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国内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④本质:它的本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哪个也不能强行干预。

    ⑤意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国内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要紧体现,侵犯这一权利,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⑥注意: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需要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大家信仰宗教。

    大家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⑧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能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能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借助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权势借助宗教进行的渗透。

    提示:邪教不是宗教,它的本质*、*、反科学的。

    (3)国内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含义:是指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能干涉国内的宗教事务。

    ②表现:国内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拓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权势借助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权势。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缘由: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国内宗教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内各宗教自己的需要。

    ②实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需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舍弃宗教信仰,而是:A需要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规范、拥护中共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B需要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C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阐释;D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所有借助宗教进行风险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3.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可以信教吗?年轻人学生又能否信教呢?

    (1)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2)年轻人学生可以信教,但国内不倡导年轻人学生信教。

    4.弘扬科学精神,正确对待宗教

    (1)为何?

    现在,国内正处于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要紧任务。

    (2)怎么样弘扬?

    ①大家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大家信仰宗教,大家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②国家:应当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③初中生/公民:

    A大家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文化常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B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生活。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