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必学一笔记

点击数:676 | 发布时间:2025-02-16 | 来源:www.laomaji.com

    高中一年级地理必学一笔记:大方运动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方运动

    1、大方的受热过程

    1.大方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方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2、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充气压力值的比较办法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风靡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高;同一地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充气压力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址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充气压力值越低。

    3、大方水平运动——风

    第二节充气压力带和风带

    1、充气压力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充气压力带、风带名字及各风带的风向

    2.充气压力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致使充气压力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天北移,冬天南移。2、北半球冬夏天节充气压力中心

    1.北半球冬夏天节充气压力中心分布

    2.季风环流

    3.副热带高压与国内的降水和旱涝

    3、充气压力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原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方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种类分布、成因、特征大全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2.低压、高压系统

    3.学会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办法、降水地方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块,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特别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总是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锋面的地方:锋面出目前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锋面种类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假如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假如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2.河流主要补给种类及特征

    3.水循环种类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 流形成原因:风靡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⑴对气候的影响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省燃料,加迅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区域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办法

    步骤:⑴依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比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借助

    1.水资源的分布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大洋洲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国内居第六位

    ⑶国内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目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水平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 技发达的近现代,大家很多开发借助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水资源短缺是什么原因及合理借助水资源手段

    第一节打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用途——能量源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外力用途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用途

    ④重熔再生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1.褶皱山和断块山

    2.

    板块运动与地貌

    3.地质架构与找矿、找水

    ① 斜:好的储油架构;②向斜:储水架构,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架构与工程建设

    ①工程建设地址选择,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一般选背斜,缘由: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容易积水。5.火山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点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方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备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点遭到外面的干扰而变化,会致使其它要点及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区域,因纬度地方、海陆地方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一样的气候种类,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种类。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一同形成了具备肯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原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非常完整或非常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比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