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三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点击数:484 | 发布时间:2025-02-08 | 来源:www.huizhuchu.com

    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卷纸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卷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卷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能分)。
    x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下表为x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读资料,回答第1、2题。
    常住人口(万) 出生率(‰) 死亡率(‰) 城市人口比重(%)
    2000年 1846 17.57 5.40 33.8
    2024年 2181 15.99 5.43 39.9
    1.x疆
    A.2024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与当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24年比2000年大为降低
    2.x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质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目增多,其缘由是
    A.环境改变,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目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进步,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少数民族区域医疗保健水平提升,死亡率大幅降低
    3.下列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生物资源
    图1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一直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将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非常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目
    5.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A.英国--1、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水平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常见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图2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2
    6.若从环境原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 该区域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 D.风靡东北风
    7.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原因 B.乙—历史原因
    C.丙—社会原因 D.丁—经济原因
    PM2.5浓度为衡量空风韵量的要紧指标之一。图3表示北京某年12月28日和29日PM2.5浓度走势。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读图,回答第8、9题。
    图3
    8.图示两日的PM2.5 浓度
    A.值出目前29日18--20时 B.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明显对应
    C.变化缘由是暖锋过境致污染物沉降 D.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有关性
    9.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关于北京雾霾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天多风,华北南部区域的重工业排放物是主要污染源
    B.秋天受副高控制,工业生产及尾气排放污染物很难扩散
    C.进步清洗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渠道
    D.加大空气污染监测,准时预报,可有效预防雾霾的发生
    精确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图4,回答第10题。
    10.精确农业系统
    A.依据植物成长模型,借助数字地球技术推行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借助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借助GP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
    D.借助GIS辨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图5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地方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12题。

    图5
    1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 B.乙——夏天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产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12.玉米生产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导致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产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读资料,回答第13、14题。
    13.“西进运动”
    A.是以生产本钱的区域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是西部区域交通条件改变的势必结果
    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进步方向 D.反映了市场需要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14.“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进步 B.致使东部工业化水平减少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202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至不到12小时。读图6,回答第15~17题。
    15.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A.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提升
    B.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
    C.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减少
    D.速度快,效率高,技术需要高
    图6
    16.兰新高速铁路建设遇见的最主要障碍是
    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戈壁广布,风沙紧急
    C.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D.地形崎岖,地震多发
    17.兰新高速铁路建设后
    ①达成了甘藏新三省区的铁路贯通 ②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货运重压
    ③达成了西宁和兰州的 “同城效应” ④促进了新丝绸的道路的经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让人类大规模开发借助。研究发现,便捷面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紧急威胁到雨林中珍贵动物红猩猩的存活。图7为东南亚区域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8、19题。

    18.依据资料判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进步中的公平性原则
    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防止雨林生态恶化
    C.热带雨林具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19.油棕产业链中 图7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应挨近材料产地
    C.便捷面生产不会对环境导致影响 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国内《能源进步“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图8为国内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0、21题。


    20.五个能源基地中
    A.山西基地煤炭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途远大
    B.x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进步方向
    C.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
    D.蒙东基地距离国内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21.各能源基地区域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A.鄂尔多斯荒漠化紧急,应全方位转向第三产业
    B.x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区域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进步
    图9为国内四处旅游景观。读图,回答第22、23题。

    ①松花江雾凇 ②普陀山“二龟听法”石 ③青海湖鸟岛 ④黄果树瀑布
    图9
    22.观赏图中景观
    A.①—特定角度,雪后 B.②—高处俯瞰,清晨
    C.③—适合距离,春天 D.④—置身其中,冬天
    23. 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 B.②——岩浆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
    C.③——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D.④——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
    海洋让人们称为“蓝色国土”,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愈加遭到各国的看重。回答第24、25题。
    24.国内沿海
    A.台湾以东受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B.国内架富含油气、锰结核等矿产资源
    C.受季风气候影响,沿岸形成季风洋流 D.海岸线漫长曲折,利于建设优良港口
    25.近2024年来,国内推行“伏季休渔”规范,主要为了
    A.便于检修渔船,进步生态渔业 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D.推进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进步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含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城市群。图10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总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点。(4分)

    杭州是该区域的要紧城市。图11为“杭州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目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图11,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3分)

    (3)图11显示, 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不要说明其直接缘由。(2分)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图12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习地理常识剖析上述景观的形成缘由。(3分)

    27. (11分)河西务镇是天津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阅读图13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达成“农超对接”。
    (1)剖析河西务镇蔬菜可以迅速提供市场是什么原因。(4分)
    (2)列举对河西务蔬菜生产影响较大的三种主要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4分)

    (3)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田变成采摘园”的进步目的,据此说出为达成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手段。(3分)

    28.(11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匹兹堡坐落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 美国“钢都”之称;武汉坐落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图14为两城市所在地区图。
    图14
    (1)据图说出两城市地点的相似性(3分)

    (2)依据图文信息,简述两城市进步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条件(4分)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因为受市场和环境等原因影响,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推行“复兴计划”(如图15)。

    图15
    (3)读图15概括武汉在进步过程中可从匹兹堡借鉴的成功经验。(4分)
    29.(16分)德宏地处横断山区南段,坐落于国内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图16为德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6
    德宏州水能蕴藏量达362万千瓦,2024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42座,年总实质发电量达到123亿度。
    (1)评价德宏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3分)

    德宏州与国内东部沿海区域拓展合作,很多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达成硅电合作。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肯定的负面影响。

    图17
    (2)图17为德宏州硅冶炼示意图,读图说明德宏州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导致的负面影响。(4分)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进步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现在,德宏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进步区域绿色经济。
    (3)举例说明德宏州进步绿色经济的具体手段。(3分)

    (4)评价德宏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

    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训练参考答案
    地 理 2024.1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卷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能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B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D D B D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B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26.(12分)
    (1)(4分)
    城市数目多;(1分)
    城市等级体系健全;(1分)
    城市化水平高;(1分)
    城市经济进步水平高;(GDP总量大、经济实力强)(1分)
    城市分布中部多,南北少(1分)

    (2)(3分)
    0-14岁人口比率:1953年(一普)至1964年(二普),递增;1964年(二普)至2024年(六普),递减;
    65岁以上人口比率:逐年增加
    (3)(2分)
    1964年之前:人口自然增长为主;(1分)
    2000年之后:人口迁入较多(或人口机械增长较多)。(1分)
    (4)(3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1分),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1分),河网密集(1分)
    27. (11分)
    (1)(4分)
    距离天津和北京区近,地点优越,(1分)
    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捷;(1分)
    流通中间环节少;(1分)
    国家政策支持(1分)

    (2)(4分)
    自然灾害: 寒潮,旱涝(暴雨洪涝、旱灾),沙尘暴,冰雹(共2分,参考评分标准:写出一个给1分,写出三个给2分)
    风险: 摧毁农业设施;(1分)导致蔬菜减产。(1分)
    (3)(3分)
    改变农业生产方法;(1分)改变农业生态环境;(1分)
    进一步进步交通(1分)。
    (2)(4分)
    邻近铁路线和河流,交通便利(1分);
    邻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
    地处制造业发达的工业区,市场需要量大(接近消费市场)(1分);
    坐落于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1分)。(答案需要因果关系完整)
    (3)(4分)
    大力进步科技(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1分)
    调整产业结构(进步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达成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效益);(1分)
    政府提供支持(达成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1分)
    治理大方污染,改造城市环境。(1分)
    29.(16分)
    (1)(3分)
    有利:该区域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或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1分)
    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1分)
    不利:地处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1分)
    (2)(4分)
    排放废气废水,导致环境污染;(1分)
    消耗木炭(木材),导致植被破坏(或森林面积降低);(1分)
    水土流失加剧;(1分)
    生物多样性降低。(1分)
    (3)(3分)
    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进步生态农业(拓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1分)
    依托地点优势,进步边境贸易;(1分)
    依托特点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等,进步旅游产业等(1分)。
    (4)(6分)
    优势:旅游资源数目丰富(集群情况较好);(1分)种类多样(地域组合情况较好);(1分)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1分)和历史文化价值(1分);
    不足:交通较为不便;(1分)距国内东部客户资源市场较远;(1分)接待能力不足(或基础服务设施等不健全);(1分)
    (答出其中六点即可)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