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中二年级上册共价键说课稿模板

点击数:449 | 发布时间:2024-12-30 | 来源:www.diusong.com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伙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设计思想、教程剖析、学情剖析、教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 、设计思想
    1、将“能量低原理”作为总的指导思想,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有效教学。
    2、运用类比的思想、对比的办法,来把握σ键 和π键的形本钱质。
    3、重视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办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程剖析
    教程的地位与用途
    本节内容是《普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价键,第二部分键参数。共价键是容易见到的化学键之一,学会共价键的特征及种类,能更好的指导大家认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帮助大家来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世界。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认识σ键和π键的形成,能剖析一些简单分子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
    :通过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剖析,培养学生信息处置能力和求实革新的精神与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认识事物的办法。
    :培养学生怀疑、求实、革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从个别到普通的研究问题的办法。初步打造起从宏观到微观的联系,了解“学无止境”的基本道理。
    教学重难题
    σ键 和π键的特点和性质
    3、学情剖析
    已有些常识: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书写一些简单物质电子式的能力,在《必学2》中也初步知道了共价键,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也已学会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排布图,了解S电子云、P电子云在空间的形状及从电负性来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
    欠缺的地方:对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及共价键的种类还不甚了解,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得到全方位的进步。
    解决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共价键的形成的过程和本质 ,为后面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学习做好筹备。
    4、教学法
    设计学案,布置课前前预习作业,对比的办法,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动画与模型相结合,多媒体。
    5、教学过程
    过的电负性理论:电负性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的标度。来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共价键:共价键是现代价键理论的核心。从而心中形成一种“大化学”的看法。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让学生再现必学中共价键形成的有关常识,在剖析的过程中,一方面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引导学生得出共价键具备饱和性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依据学生已有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的常识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1、共价键
    第一通过2个考虑题来给学生指明本节课的指导思想:能量低原理
    1:2个成键原子是怎么样通过共用电子对来结合的?
    2:共价键的稳定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哪些关系呢? 通过剖析考虑1:2个H原子中S-S电子云的重叠过程
    提炼出:
    1、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发生重叠
    考虑2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来把握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在重叠时尽量重叠程度大,使能量趋于低。这也为学生后面剖析s-p、p-pσ键的形成打下基础。
    上述过程的探究,不只训练了学生的总结剖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掌握借助外面信息的能力,并学会了肯定的学习微观世界的办法。在学生对共价键有了肯定的认识之后,提出:3:分组讨论怎么样理解HCl、Cl2 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处置该问题时,使用动画与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以下2个层面来总结整理:第一个层面,s与s、s与p、p与p轨道重叠时是不是是从空间的
    任一方向,依据能量低原理,使电子对在空间的斥力达到小,电子云的重叠程度大,总结总结出: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形成的共价键数 = 未成对电子数
    2)、方向性
    除去s电子云与s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外,其余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第二个层面,引导学生从成键时轨道重叠方法的角度:怎么样才能使电子云重叠程度大?找出s与s、s与p、p与p轨道重叠的一同点:采取“头碰头”的大重叠方法,引出σ键,并学习σ键的成键特征:
    1)、沿键轴方向 “头碰头”重叠成键;
    2)、σ键可以沿键轴旋转---轴对称;
    3)、σ键较稳定,存在于所有共价键中。
    通过这2个层面的剖析,不只培养了学生总结问题,剖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掌握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初步训练,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健全常识结构,准时的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4:借助所学常识剖析一下 N2 中的共价键成键状况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所学常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的结构式
    原子轨道的重叠方法?
    该过程的设计,一方面是基于学生已经知道了σ键的成键过程,有了肯定的学习技巧及剖析思路,在此,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常识迁移的能力;其次,在处置过程中,仍然使用动画与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勇于革新的精神,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结合p轨道在空间相互垂直的特征,让学生借助p轨道电子云模型,在模拟3对共用电子对的形成过程中,探索出p与p轨道稳定的重叠方法:一个方向“头碰头”大重叠,另外2个方向只能“肩并肩”,从而引出π键,并学习π键的特征:
    1)、“肩并肩”重叠成键;
    2)、 电子云重叠程度不及σ键,较活泼;
    3)、π键成镜面对称。
    4)、π键需要与σ键共存;
    如此,在不断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肯定的结构化学的定义,同时还健全了常识体系,得出:
    3、共价键的种类:
    1)、按成键时电子云重叠方法可分为:
    ①头碰头重叠——σ键
    ②肩并肩重叠——π键
    并结合成键特征总结出σ键与π键的成键判断规律:
    两原子之间有,且只有一个σ键,其余全为π键,
    为强化上述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用“对比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让学生完
    成σ键与π键的对比表格:
    结合必学所学内容,健全共价键的分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剖析问题,得出:
    2)、按成键时共用电子对是不是偏移 可分为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此过程也第三培养了学生掌握多角度来剖析问题的办法。
    后学以致用:
    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是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综上,通过四个考虑题,层层推进,在“能量低原理”这个总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知道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运用类比的思想,对比的办法,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抓住核心,终学以致用,即健全了学生的常识体系,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微观世界的各种能力,终,站在科学思想者的肩膀上,将常识转化为力量,回报社会。
    常识层面: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本质-----特征-----种类
    办法层面:获得信息、多角度看待问题、对比总结
    情感层面: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