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期末统测物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点击数:596 | 发布时间:2024-12-20 | 来源:www.jajxj.com

    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收获。譬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这样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非常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可以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每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正在好好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中一年级期末统测物理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期望对你有帮助!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1、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需要.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水平、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1kgms-2

    D.“秒”“克”“摄氏度”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肯定不为零

    B.物体具备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肯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维持不变

    3.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有哪些用途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s~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内,外力F不断增大

    D.在3s~4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4.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址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依据图象可以判断

    A.甲、乙两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两球在t=8s时相距远

    C.两球在t=8时相遇在出发点

    D.两球在t=4s时相距远

    5.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

    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F1、F2,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Fl、F2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B.F1、F2都小于F/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与F相等

    7.水平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假如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

    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状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C.升降机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升降机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8.如图所示,清洗竖直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

    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

    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但F1与F2的合力不变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2、非选择题,全部为必考试试题。考生依据需要作答.解答卷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要紧演算步骤.只写出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需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第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

    在保证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的条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长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用铅

    笔记下O点地方及两细绳的方向,如图中的OA、OB方向,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OA

    =2.8N、FOB=3.6N.

    (1)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借助图示法作出FOA与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为了完本钱实验,还要进行的一项重点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记录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水平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

    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水平用M表示,钩码的水平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

    验,则: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手段是_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

    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借助图中给出的数

    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a-F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

    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重要原因是______。

    11.(14分)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绳水平,则AO、BO两绳遭到的力各为多大?若维持O点及A点地方不变同时B点地方一直向上移动,在B点地方上移过程中AO、BO的拉力怎么样变化?已知sin37°=0.6,cosplay37°=0.6。

    12.(15分)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xx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m/s时撑杆起跳,到达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降低h2=4.05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水平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软垫对她有哪些用途力大小。

    13.(16分)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肯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用途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环的水平m及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1、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需要.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CDBCBCDACDADBC

    2、非选择题,全部为必考试试题。考生依据需要作答.解答卷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要紧演算步骤.只写出后答案的不可以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需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6分).

    (1)如答图所示(1分)4.8N(1分答案在4.5N~5.0N均给这1分)

    (2)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地方O点(2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拉力的方向(1分)

    10.(9分)

    (1)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2分)钩码的水平远小于小车的水平(1分)

    (2)0.5(2分)

    (3)如答图所示(2分)

    (4)没平衡摩擦力(写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过小)(2分)

    11.(14分)

    解:对绳上的O点受力状况进行分解,如答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常识可得:FAcosplay37°=FB①(3分)

    FAsin37°=G②(3分)

    联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点地方向上移,FA将一直减小(2分),FB将先减小后增大(2分)。

    12.(15分)

    (1)设助跑前的距离是s,由运动学常识可得:v2=2as①(3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s=32.4②(2分)

    (2)设伊辛巴耶娃在撑杆跳降低阶段身体接触软垫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v12=2gh③(2分)

    设软垫对她身体有哪些用途力是F,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④(3分)

    F-mg=ma1⑤(3分)

    联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16分)

    由乙图可得:0~2s内小车的加速度是:

    ①(4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a1=0.5②

    小环在上升过程中前2s内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其受力状况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α=ma1③(4分)

    小环在上升过程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状况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常识可得:

    F2=mgsinα④(4分)

    将F1=5.5N,F2=5.0N代入③④,联立方程③④解得:

    m=1(kg)(2分)

    α=30°(2分)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如图所示,国内空军在进行空中加油练习.大型加油机与同意加油的受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考系,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两旁都竖立了很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某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3.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两者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

    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

    4.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速度、加速度、温度B.位移、力、水平

    C.速度的变化、位移、力D.加速度、时间、路程

    5.物体以12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m/s2,经20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A.80mB.90mC.100mD.110m

    6.木块放置于木板上,与木板一直维持相对静止.在缓慢抬高木板右端的过程中,木块遭到木板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A.竖直向上,大小不变B.竖直向上,渐渐增大

    C.垂直于木板向上,渐渐増大D.垂直于木板向上,渐渐变小

    7.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

    8.物体在同一平面内受F1、F2、F3三个共点力有哪些用途处于平衡状况,当把F3的方向在同平面内旋转60°时(F3大小不变,F1、F2大小方向都不变),则三力的合力大小为()

    A.0B.F3C.FD.2F3

    9.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维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状况是()

    A.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计16分)

    10.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改为做匀速运动,又经过时间2t后改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时间3t刚好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6t时间内的总位移大小为4at2

    B.在6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t

    C.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a

    D.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at

    11.从同一地址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加

    C.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12.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水平分别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A.物体B遭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物体B遭到的摩擦力为mAgcosplayθ

    C.物体B对地面的重压可能为0

    D.物体B对地面的重压为mBg﹣mAgsinθ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遭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用途,木块处于静止状况,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木块遭到滑动摩擦力

    B.木块遭到静摩擦力

    C.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左

    D.木块所受合力为零

    3、实验填空题:(共10分,本题中的选择题有些有一个正确答案,有些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14.(2分)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用两条不一样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5.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若用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3.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终长度是多少?交流(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AC.(填选项代号)

    小车的速度为0.34m/s.加速度为0.40m/s2.(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解:(1)木箱在8.0N的拉力用途下木箱处于静止,依据平衡条件可知f=F1=8N;-------------------2分

    当拉力F2=9N时,木箱恰能被拉动,即说明木箱与地面间的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是9N.----------------2分

    (2)当拉力F3=7.5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拉力相等,即:f′=F3=7.5N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4分,(-公式、结果各2分)

    (3)弹簧的原长是12cm,当拉力F3=7.5N时,弹簧的长度L=17cm,由胡克定律宽度:F3=k(L﹣L0)

    N/m----------------4分,(公式、结果各2分)

    17.解:(1)设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t0,在该时间段内由运动学方程

    对小球有:h=①---------------------------------------------2分

    对平板车有:s=②---------------------------------------------2分

    由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可得:s=0.27m.--------------------------------------2分

    (2)从释放第一个小球至第2个小球下落到平板车上表面高度处历时△t+t0,设平板车在该时间段内的位移为s1,由运动学方程有:

    s1=③-------------------------------------2分

    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须满足:

    s1≤s+L④-------------------------------------2分

    由①~④式并代入数据可得:△t≤0.4s.-------------------------------------2分

    答:(1)小车左端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0.27m;

    (2)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t应满足△t≤0.4s.

    18.(14分)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剖析如右图所示:

    得:

    -----------------4分,

    (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剖析如右图所示:

    --------------4分(-公式、结果各2分)

    或由(1)FN=FT,

    FNcosplay30°=Ff也可得

    (3)对照第(2)题小球和斜面整体受力剖析图:

    由平衡条件:

    ----------------2分

    (或隔离斜面同样得:Mg+FNsin30°=FN’)

    由题意可知----------------2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