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点击数:724 | 发布时间:2024-12-20 | 来源:www.zg091.com

    高中二年级时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样来看,高中二年级是高中三年的重点,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年。为了助你把握这个要紧阶段,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整理了《高中二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期望对你有帮助!!

    1、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国内三大自然区别布图”,完成1-3题。

    1.关于三大自然区特点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纬度高,故热量条件最差

    B.乙区因海拔高,大方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用途弱,对地面的保温用途也弱,故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

    C.丙区北部因降水少,只能进步

    一年一熟的农业

    D.乙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非常大

    2.三大自然区

    A.都兼跨四个温度带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域D.都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

    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缘由是

    A.河谷区域水源充足B.河谷区域土壤肥沃

    C.河谷区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河谷区域热量较好

    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地区调配的重要原因。读右图完成4-6题。

    4.F区是产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如果

    A.成长期长

    B.年降水量大

    C.夏天风影响时间长

    D.灌溉条件好

    5.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能源紧张的手段,不包含

    A.在杭州湾附近建设核电站

    B.推行“西气东输”工程,积极借助西部的天然气资源

    C.推行“西电东送”工程,充分借助黄河上游的水能资源

    D.节省能源,提升能源的借助率。

    6.“西气东输”工程的推行体现了地区特点的

    A.整体性B.开放性C.阶段性D.综合性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地关系的是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合的是

    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

    9.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B.降低酸雨C.维持水土D.绿化环境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0-11题。

    10.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有关B.负有关C.不有关D.有时正有关,有时负有关

    11.有关国内土壤侵蚀的地区问题,正确的是

    A.西北区域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紧急

    B.东南区域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区域降水多,水土流失最紧急

    D.东北区域土壤冲刷紧急,黑土肥力降低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对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进行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13题。

    降雨

    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泥

    量径流

    量泥

    径流

    量泥

    量径流量泥

    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

    14非常强290.532739.4710.821225

    19强280.31131.2510.4520.6

    12.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1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状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变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地区进步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国内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国内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重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区域位指数小于10的重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区域区位指数较低,其重要原因是资源贫乏

    15.甲区域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目前

    ①交通便利②资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读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及结合所学常识,完成16-18题。

    1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炭的能源地位降低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D.环境污染紧急

    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降低,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飞速进步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降低

    18.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手段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些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人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读“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19-21题。

    19.关于图示地貌形态及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沟谷发育,沟壑纵横B.沙漠广布,风蚀强烈

    C.土质疏松,易受侵蚀D.降水集中于夏天,且多暴雨

    20.图示区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维持水土B.提升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21.关于图示区域土地借助和治理手段的叙述,不适当的是

    A.甲处进步种植业B.乙处修筑梯田,进步林果业

    C.丙处修筑梯田,种植水稻D.丁处打坝建库

    下图是某区域的地形图,回答22-25题。

    2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相比,图示平原区域成为产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

    23.下列不是该产品粮基地特征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法为主

    B.粮食产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区域专业化生产

    D.是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之一

    24.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很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原因是

    A材料产地B消费市场C便宜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25.国内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重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本钱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降低D.为了保护和改变生态环境

    下图为“国内地区产业CO2减排成效比较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国内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地区是

    A.京津区域B.东部沿海区域C.中部区域D.西北区域

    27.南部沿海区域减排重压较小,这是由于

    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B.高耗能的重工业比率小

    C.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高D.能源结构以清洗能源为主

    下图所示省区是国内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28-30题。

    28.该省是国内煤炭第一大省,但现在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的手段是

    A.建坑口电站B.大力进步钢铁工业

    C.加大水运D.全方位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29.该省环境污染紧急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很多土石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0.山西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渐渐降低,提升了经济效益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升生活水平

    D.降低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情况

    2、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卷纸上,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自然区划都没明确的边界。

    32.“伏季休渔”体现了可持续进步的公平性原则。

    33.经济可持续进步是达成可持续进步的条件和核心。

    3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农业进步限制性原因是水源。

    35.疏通河道,兴修水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灾问题。

    36.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优势在于市场

    37.建设三峡工程的最重要目的是发电

    38.清洗生产是进步循环经济的要紧渠道。

    39.产业转移有益于移入区和移出区产业结构升级。

    40.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主要推进力。

    3、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41.读下图,剖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和右图中分别有世界上的传统工业区,它们一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60年代将来,这两个区域都进入了地区进步的________阶段,地区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本钱偏高。地区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降低等紧急的社会问题。

    (3)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进步科技、改变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等手段,使得地区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非常大改变,推进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两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②大力进步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看重_________产业的进步。

    42.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7分)

    (1)黄河流域有丰富的能源,其上中游是“西电东送”北线的能源输出地,上游提供的能源以为主;中游区域分布着丰富的资源;下游区域分布的主要能源是。(3分)

    (2)调查显示图中长城一线及其以北区域荒漠化状况较为紧急。请简要剖析国内西北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手段。(4分)

    4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3分)

    资料1、左下图为江苏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下图为江苏冬天和夏天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资料2、下图为江苏资本、劳动力与技术革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示意图。

    (1)比较江苏冬夏天节南北气温差异,夏天,冬天。

    (2)干旱是甲乙两地一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试比较两地干旱时间。

    (3)乙地是国内产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该地农业用地面积降低,请为该区域农业进步提出合理化建议。

    (4)结合材料二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革新等原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点。

    (5)从社会经济原因剖析,与苏南相比,苏北进步经济的有利条件。

    1、单项选择题: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323334353637383940

    ABAABBBAAB

    3、综合题:(本部分3大题,共30分)

    42.(7分)

    (1)水能、煤炭、石油。

    (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借助水资源,进步节水农业;

    退耕还牧;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4分)

    (4)资本对江苏经济进步的贡献率一直比较高,是经济进步的要紧促进力量;劳动力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小,但近年有上升趋势;技术革新对江苏经济进步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3分)

    (5)劳动力便宜丰富,地价实惠,政策打折等。(3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