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点击数:312 | 发布时间:2024-11-22 | 来源:www.heibaiwei.com

    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地理要点比较多,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对常识进行梳理,如此才能更好地学会。

    1.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一


    光照图的判读

    判断南北极,一般用于俯瞰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区域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二


    1.晨昏线的定义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

    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征

    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那样,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假如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地方。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致使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致使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致使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3.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三

    主要交通运输方法

    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原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合很多、远距离运输。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便捷,但运量小,本钱较高,运费较贵。适合小量、近距离运输。

    3、水运:运量大,本钱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合很多、远距离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投资大,运量小,运费。适合运输急切需要,贵重且运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好,运量大,但投资大,灵活性差。适合气态和液态运输。

    4.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四


    地理环境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点包含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点。

    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有哪些用途,归根结底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用途。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哪些用途: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进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方圈,使原始大方渐渐演化为目前大方;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目前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地理环境各要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国内西北内陆——因为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很难到达,形成干旱的国内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用途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用途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有,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5.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五


    工业区位指向种类

    材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征:材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材料本钱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材料产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商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征:需消耗很多能源。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征:商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商品本钱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商品的消费市场。

    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征:需投入很多劳动力。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很多便宜劳动力区域。

    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饰、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征:技术需要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区域。

    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精密仪器等。

    6.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六


    1.大方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方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方逆辐射

    2.热力环流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由于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方水平运动:

    水平充气压力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缘由;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干扰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等压线密,风力大

    7.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七


    大方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方环流用途的总结

    全球性的大方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要紧原因

    几类要紧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国内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国内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

    8.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八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是什么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合的自己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水平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9.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九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各地相等15°/小时,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日前点快,远日点慢,平均1°/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

    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区域明显。夏天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天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10.地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复习笔记必学三 篇十


    能源的分类

    1、根据能源的性质分类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根据能量的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用途——生物能;古时候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分裂转变能。

    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