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界线,成绩总是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可以则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学生需要完成学习技巧的转变。为了叫你更高效学习智学网高中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物理必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点》期望你喜欢!
1.平均速度V平=S/t2.有用推论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地方速度Vs/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m/s加速度:m/s2末速度:m/s
时间:秒位移:米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注:平均速度是矢量。
物体速度大,加速度未必大。
a=/t只不过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其它有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物理必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的套路总结
1、刹车类问题必须要先求车停车的时间。因刹车是个实质问题,当车停止后匀变速运动规律便不再可用,要不会出死套公式解出车停后又反向运动不符合实质的匀变速运动状况。
2、对于连续两段非完整匀变速运动,常设转折点的速度。由于该速度是前一段的末速度,也是后一段的初速度,该未知量前后两段都可用,打造两段方程联系,便于运算化简。
3、连续两段完整匀变速运动,常列第一段和全过程方程。由于两段的初状况相同,便捷方程化简。
4、匀变速度运动方程努力解出时间t。由于在匀变速运动公式含时间t的比较多,便于再计算其它量。
5、匀变速运动初速度或末速度含0,且不涉及加速度使用平均速度法比较简单。因此方程不涉及物理量的二次方。
6、不同匀变速过程列方程的形式相同相同,要列x—t方程都列x—t方程、要列x—v方程都列x—v方程等。由于方程形式相同便于化简。
7、较复杂的运动学问题一般画vt图像辅助剖析。从图像中能较全方位反映出运动学物理量。如直接反映速度v、时间t,间接反映加速度a、位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