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图示意某国1940-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读图并结合所学常识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是那一年的可能是( )
A.1970年 B.1985年 C.2005年 D.2024年
2.缓解该国现在人口问题的合理手段是( )
A.限制人口迁移 B.提升教育水平
C.倡导早婚 D.鼓励生育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假如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降低,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无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依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降低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原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干扰经济增长的速度
4.为应付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手段有 (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升消费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进步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步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6.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进步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一直高于发达国家
C.2024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现在世界城市人口数目以进步中国家居多
聚落的形成和进步,不但受自然地理原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原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原因影响下,有些聚落在成长,有些聚落在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四个聚落中,最大概进步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8.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原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分区别别是 ( )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读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小题。
10.四个区域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11.四个区域中,冬春天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12.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合乙区域的农业地域种类是( )
A.混合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乳畜业 D. 园艺业
2024年与2024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读两国简图,回答下题。
13.两国都具备的优势能源资源是 ( )
A.石油 B.太阳能 C.森林资 D.煤炭
14.近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很多迁入的现象,致使人口增长飞速,其重要原因是( )
A.该国气候适合,环境优美,吸引大家很多涌入
B.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很多劳动力
C.该国政治稳定,成为周围动荡国家大家的避难所
D.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很多劳动力
15.两国在农业生产中垦殖指数都不高,其自然缘由 ( )
A.相同,都是由于水资源缺少
B.不同,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不同,俄罗斯气温低、冻土广布,卡塔尔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相同,都是由于地形崎岖所致
读国内某区域不同坡度地形比率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该区域气候种类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国内性气候
17.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区域农业进步应以( )
A.小麦种植为主 B.山地林、牧业为主
C.水稻种植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18.该区域工业材料与其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
A.橡胶──汽车轮胎厂 B.棉花──纺织厂
C.甜菜──制糖厂 D.茶叶──茶厂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下列区域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 )
A.广西建制糖厂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C.云南建棉纺织厂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20.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区域是 ( )
A.辽中南区域 B.黄河河套区域
C.京津唐区域 D.珠江三角洲区域
读某工业商品价格和本钱与市中心距离有关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21.该工业由③地迁到①地的最重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较轻 B.地租价格较低
C.交通运输便利 D.接近消费市场
22.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③地合适进步( )
A.经济林业 B.棉花作物
C.蔬菜、花卉 D.粮食作物
下表为国内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依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广东、江苏
23.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材料的提供 B.很多便宜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24.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重要原因是( )
A.经济原因 B.环境原因 C.技术原因 D.劳力原因
25.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中国大陆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如果为了减少生产本钱
C.甲、乙、丙产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2、综合题(50分)
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武汉城区图:
材料2、武汉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3、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形成和进步的区位条件。(答出三点即可,6分)
(2)依据材料说明武汉迁入人口的区域构成特征?(4分)
(3) 剖析人口迁入对武汉经济进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3分)
27.(17分)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24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名“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的道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蕴藏有金、铜、铝、镍、锌、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区域简图和深圳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二两图中城市多分布在较为平坦区域,其地形成因有什么异同?(3分)
剖析喀什所在区域进步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出三点即可,6分)
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各自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答出四点即可,8分)
2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摩洛哥坐落于非洲国内西北部,轮廓形状如图所示。
材料二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受地形影响,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西北部和北部区域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取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
材料三 磷酸盐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广泛作用与功效。如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和化肥制造等。摩洛哥磷酸盐丰富,约占世界储量的75%。2004年摩洛哥磷酸盐生产2537万吨,出口1172万吨,出口收益4.5亿USD。
(1)据图总结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征并讲解其自然缘由。(6分)
(2)剖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答出三点即可,6分)
(3)结合资料就摩洛哥怎么样借助当地资源和环境特点振兴经济提出建议。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4—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中三年级地理答案
1、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5 BDDAD 6-10 DACCC 11-15 ABABC
16-20 ABDAD 21-25 BCBCA
2、综合题(50分)
26. (1)坐落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坐落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6分,答出3点即可)
(2)特征: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周围省份为主(4分)。
(3)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第(二)三产业进步;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重压等。(3分)
27.(17分)
(1)相同点:都有河流冲积而成。(1分)不同的地方:喀什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为冲积扇平原。(1分);深圳所在区域河流是入海口沉积形成,为三角洲平原。(1分)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益于农作物积累养分;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任答三点即可)(6分)
(3)深圳:坐落于国内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挨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是国内侨乡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国内联系中亚、南亚、西亚的枢纽地方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
28.(20分)
(1)特征: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区域(2分)
缘由: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②地形绝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地处沿海平原)。(4分)
(2)①坐落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②劳动力便宜,地价低廉,生产本钱低;③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④政策支持。(答出三点即可,6分)
(3) ①借助漫长的海岸线建设港口,进步海运;②借用北非花园的美誉,积极进步旅游业;③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同时带动当地的就业;④充分借助当地光热资源,进步水果、花卉、园艺、经济作物等现代集约农业;⑤加大基层设施建设,进步转口贸易;⑥借助当地气候资源,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工业等。(答案合理酌情给分。任答4点即得8分)
参考答案
考试试题剖析:
7.读图,四个聚落中,a地地域较宽阔平坦,进步空间广。坐落于河流交汇处,河流宽,人流物流是多,最可能进步为城市,A对。B、c、d三地进步空间狭小,且坐落于支流沿岸,人流物流量小,B、C、D错。
8.依据题目中材料,影响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原因与宗教无关,①错。不了解自然资源状况,②错。 该地地形开阔平坦,③对。d也在河流交汇处,不可以进步为城市,④错。所以C对。
9.中心商务区需要交通便利,消费人群多,宜布局在市中心,图中的③处。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既便捷上下班,又要便捷购物,宜布局在图中的④处。城郊农业区布局在城外,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的地方,图中②处。港口码头需要在河流沿岸,布局在图中①处。所以对应功能区依次是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C对。
考试知识点:影响城市形成进步的区位原因,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
10.C 11.A 12.B
考试试题剖析:
10.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依据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丙地7月降水量最多,且年降水量也最多,在依据气温曲线图可知,丙地1、7月平均气温均,故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坐落于赤道附近,故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11.依据气温曲线可知,甲地1月气温低于0℃,说明该地坐落于温带区域,在依据降水量图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天,年降水量不多,应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春天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
12.依据降水量图可知,乙地夏天降水量少,但年降水量多;从气温曲线可知,该区域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7月气温高,应该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不适合进步喜高温、喜湿的水稻种植业。
考试知识点:该题考查气候种类的判断和农业地域种类。
考试试题剖析:
16.读表格中气候资料,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说明坐落于亚热带区域,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天降水多冬天降水少,符合季风气候的特点,所以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题中选项判断,只有B是亚热带气候,所以B对。A、C、D三种气候种类最冷月气温都小于0度,都不是亚热带气候,所以都是错的。
考试试题剖析:
21.由图可知,图中③地和①地商品价格一样,但③地成为远高于①地,为了获得更好经济收入,渐渐由③地迁到①地,所以对主要是什么原因①地地租价格较低。
22.③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土地价格较高,应该种植经济收入较高的蔬菜和花卉。
考试知识点:该题考查工业和农业区位原因。
23.B24.C25.A
考试试题剖析:
23.依据图表信息可知,甲工业主要布局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主如果借助便宜劳动力。
24.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且出现的时间晚,因此布局的主导原因是技术。
25.甲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了减少生产本钱,发挥区位优势,渐渐从发达区域转移到欠发达区域。
考试知识点: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原因。
(4分)
考试试题剖析:
(1)异同点要剖析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二者相同点都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但一个坐落于西北山前是冲积扇,一个坐落于珠江口是三角洲。
(2)农业的自然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得出:因为此地纬度较高和温带国内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益于农作物养分积累、山麓地带冰川积雪融水可以提供农业灌溉水源,同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3)比较说明各自优势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剖析。深圳主如果地方优越,劳动力 丰富,侨乡等。喀什主如果历史悠久,地方优越,资源丰富等。
考试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比较两个不同区域进步条件。
28.(1)特征: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区域(4分)
缘由: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②地形绝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地处沿海平原)。(6分)
(2)①坐落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②劳动力便宜,地价低廉,生产本钱低;③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④政策支持。(8分)
(3) ①借助漫长的海岸线建设港口,进步海运;②借用北非花园的美誉,积极进步旅游业;③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同时带动当地的就业;④充分借助当地光热资源,进步水果、花卉、园艺、经济作物等现代集约农业;⑤加大基层设施建设,进步转口贸易;⑥借助当地气候资源,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工业等。(答案合理酌情给分。任答4点即得8分)
考试试题剖析:
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从图中可以看出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区域。从气候来看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从地形看,绝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
从材料一图中发现,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坐落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图中方框里材料说明,该工业园区是借助外资和国外市场,所以需要海运便利,该区域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而本国的优势是劳动力便宜,地价低廉,生产本钱低,有国家政策支持。
读图可知,可以借助海岸线进步海洋运输;借助“北非花园”的美称,进步旅游业;借助当地的气候资源,进步太阳能和风能的能源工业;充分借助当地的光热资源,进步水果、花卉和园艺等现代集约农业;借助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提升商品附加值等。
考试知识点:该题考查城市分布及缘由,工业进步区位条件和振兴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