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点击数:676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bingzhei.com

    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成一直我们的。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帮你金榜题名!

    1.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文学收获

    诗经:网站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唐诗:社会兴盛、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兴盛。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元曲:包含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明清小说:产品经济进步,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与文言简短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2.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文字的演变及主要特点: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风靡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风靡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一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将来,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钩、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每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起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需要,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遭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规范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兴字体草书和行书的进步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演变的趋势: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1、宋太祖加大中央集权的手段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用途。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规范。

    5、元朝的历史地位。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创造,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收获,理学,宋词、元杂剧。

    4.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明清小说

    1、小说的进步经历: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唐朝简短小说传奇。

    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兴盛是什么原因:

    手工业、商业兴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

    3、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

    4、评价: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5.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京剧的出现

    1、进步经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6.高中二年级必学三历史要点汇总


    1、汉字的进步经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象形字后来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征:

    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征,分别被叫做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魏晋以来,草书风靡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伙。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任,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欢。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